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郭敬明像明星一样活着是营销需要

(2013-07-05 08:56:26)
标签:

娱乐

郭敬明像明星一样活着是营销需要

郭敬明像明星一样活着是营销需要

    一问:您认为郭敬明是一个成功的作家么?
    成功要看什么标准。如果从传统作家的标准来衡量,郭敬明是个投机家,肯定不是成功者。把郭敬明放在今天,无疑是成功的。
    21岁就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23岁有了自己的刊物,27岁有了自己文化传播公司。中国出版界价值排行榜青春文学类前30名有24本是他公司出的书,几乎形成垄断。这样的成绩不是成功是什么。郭敬明不同于传统作家,吟安一字稳,捻断数径须。像路遥一样。他只是这些不是单凭勤劳就能得到的,一定是有经商天赋在里面的。
    郭敬明对市场的把握非常的到位,他会先考虑市场的角度,然后结合自己的特点去写东西、办杂志,而不是单纯的自己喜欢什么就写什么。中外有不少真正的作家、艺术家,不愿顺应潮流、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执著而贫困的坚持自己的理念去创作,在贫疾中死去。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他们的作品才得到认同。这样的人生是否值得,这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但是在世俗的双子座看来,这一定是不值得的。

    二问:你怎么看人们经常用韩寒来与过境比较,你觉得两人差别在哪?
    其实不是人们愿意拿他们俩比较,而是他们各自喜欢拿对方比较。因为,比较了,两个人就都上位了。
    如果非要比一下,我个人觉得各有千秋,韩寒身上的深刻和叛逆是郭敬明没有的。而郭敬明身上的商业意识也是韩寒所没有的。韩寒为自己的状态而活,郭敬明为赚钱为公司员工而活。因为一个是自由作家,一个是公司老板,身份不一样。他们两人之间的比较也好,骂战也好,都是各自需要的,相当于变魔术。

    三问:你怎么看郭敬明从作家到老板的这样一种身份上的转变?
    首先说,这样的转变是不谁都能做到的。我曾经采访过郭敬明,当时我就特别奇怪,这么个小小的人儿怎么会有如此强大的气场,怎么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后来,一聊天,我知道了,郭敬明的成功缘于他的智慧,缘于上海对他的影响。在上海,每个年轻人都渴望成功,也都朝着成功的方向努力。郭敬明也不例外。那,郭敬明要成功一定要找到自己的途径。现在,郭敬明找到了。 
    后《小时代》的郭敬明是精明的。他的精明表现在他不再像孩子一样矫情,虚荣,他比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要什么。比如,他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为人处事能力甚至更接近老练的职场达人,他爱说的“性价比”恰恰不属于作家和导演语言体系。比如他能妥帖地处理所有棘手问题,包括面对面的尖锐问题,那么自如就像同时身兼企业发言人的CEO。

    四问:您觉得郭敬明对自己的这样一种营销会对他的作品有帮助么?
    其实,当文学不得不面向市场的时候,营销是不能回避的。我们看当今最热的作家们,马原是当年先锋文学的代表,在感叹小说已死后,一下不再写作。去年,写了一本牛鬼蛇神。热了一阵,但最后也没有那么火爆。为什么?不是马原先生的作品不好,是营销力度不够。如果马原肯配合炒作,一定会大卖。郭敬明的书到底有多高的文学价值?到底有多少文学营养,肯定不高。但郭敬明知道谁要看他的书,他会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些人的需要。

    五问:这部作品为什么可以有这么高的票房?
    宣传啊。先是郭敬明拍电影就是个很好的话题,就有人评价说这是“再度刷新了《富春山居图》带来的烂片底线。”有人说这部电影没情节没内容,只有一堆男女在银幕上晃来晃去不知道干嘛。还有人说,这部电影的炫富和堆砌达到了一种令人发指的境地。甚至有影评人发出痛心疾首的呼吁,认为《富春山居图》、《不二神探》、《小时代》这样的电影,对于目前中国日益蓬勃的电影产业是一种摧毁性的打击。但骂归骂,人们还是走进电影院,甚至一些院线干脆只排小时代。
    而且郭敬明有自知之明。乐嘉在采访郭敬明时,曾经坦率地说并没有看过郭敬明的书,而且请他推荐一两部,郭敬明说,我的书你不用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