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立方》大战《星跳跃》引发八大追问

(2013-04-15 06:52:18)
标签:

娱乐

《水立方》大战《星跳跃》引发八大追问

《水立方》大战《星跳跃》引发八大追问

    追问一:为什么明星跳水扎堆出现?
    各大卫视的娱乐大战已经到了如火如荼,兵戎相见的程度。这边《中国好声音》刚落幕,那边就出来《我是歌手》。仅跳水节目,就一下蹦出两个来。这边《水立方》还没跳完,那边《星跳跃》开始迫不急待地闪亮登场,而且,由男明星到女明星,由女明星到女性感明星。为什么卫视开始玩跳水,原因也不复杂,利益驱动。电视台是靠广告活着的,没有广告就没有收入。广告从哪来,报纸靠发行量,电视当然从收视那来。
    为了收视,电视人调动起全部激情,当发现自创的不足以吸引观众的视线时,开始高价买节目,投入巨资制作节目,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钱字。娱乐节目丰富是三方受益,卫视获得了广告效益,观众欣赏了好看的节目,商家通过产品宣传买出了产品。这不是不是说件好事儿。
    明星跳水,当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重金投入的综艺节目能否打赢卫视之战?光有钱是不行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现在的卫视竞争,起点太高,也把观众的胃口吊得老高。所以说,重金是选购一档节目的基础,但还需要有一流的眼光,一流的人才做保障,不然,钱花了,节目买了,也未必能获得很好的收益。这方面的教训太多了。
    追问二:各大卫视为什么“互挖墙脚”? 
    挖墙脚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因为,一档好的节目绝对需要一个好的主持人,或者说需要一个最适合的主持人。挖墙脚的现象出现,曝露了一个问题,主持人不少,但优秀的主持人属实不多。
    这方面后来发力的江苏卫视下手最狠,因为他干脆从竞争对手中挖人才。我们知道,最成功的案例是一下子就从湖南卫视挖走了李响、李好、马可三位主持人。其实,挖人大战刚刚开始,接下来被掂记的优秀主持人会越来越多。打别人主持人的主意。一个很要注意的信号是,挖墙脚已经不只限于卫视之间,据说,央视的李咏已经加盟了东南卫视大型创业选秀节目《爱拼才会赢》,真不愧是咏哥,居然首次跨界主持,从综艺界直接跳到商界了,而且有理由相信,李咏会主持的非常好。
    追问三:一个好主持人真的能成就一档节目吗?
    这好像是问是婚姻成就了一对好男女,还是好男女成就了一个好因缘。答案很肯定,一定是相辅相成的。在对的时间遇到了一个对的人,成就了一美好因缘。过去,可能说是主持人成就了一档节目,像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如果没有谢娜、杜海涛这样极具娱乐精神的主持人,节目肯定没有现在这样好看。我是歌手,如果不是懂歌懂音乐的海泉来主持也未必有这么精彩。但现在的娱乐节目,已经开始有意无意地淡化主持人,中国好声音,华少基本成就成了专职卖茶的。
    追问四:是不是各个电视台都适合办综艺节目?换句话来说综艺节目真的能包打天下吗? 
    这个东西我是这样看的,一档娱乐节目的成功有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一流的创作团队,一流的主持人,一流的决策阶层。而且这三大要素的核心是到底有没有娱乐精神。不是所有人都有娱乐精神。如果没有十足的娱乐精神也千万别碰娱乐节目,做也做不好。娱乐节目能不能包打天下,当然不能。而且这些娱乐节目做的好的卫视,也没有想靠娱乐节目包打天下,他们是天下有啥先弄啥。他们永远比市场快一步,快一步就赢。快一步,是狼性。狼行天下吃肉就是这样道理。
    追问五:各大卫视的综艺节目为什么更新换代的这么快呢?其原因是什么?
    综艺节目更新速度取决于观众的专注程度。因为好节目越来越多,人们在一档节目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短。这就需要卫视要不断地用新东西来满足大家的需求。谁能最先满足,谁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追问六:你怎么看待各个卫视烧钱跨年晚会的?
    都说卫视跨年晚会烧钱。我想问,烧谁的钱。如果看这样的晚会要向观众收费,那是烧观众的钱,现在的情况不是。那就是烧有钱人的钱,有钱人为什么愿意把钱拿出来烧,是因为烧了这个钱会换来更多的钱。2011年,16家卫视一夜之间烧掉15亿元,但不知道有没有人统计一下,一夜之间,16家卫视会赚多少钱。而且就算是为了巩固品牌效应也是值得的。品牌就是钱。如果是组织几个人,全中国走,然后用政府理单,那才是烧钱。
    追问七:为什么现在国内各家卫视,都会引进国外的优质节目呢?
    如果你有足够的钱,你会买原装进口的车还是买合资品牌的车呢,当然是原装进口的。为什么?驾驶舒适。各家卫视为什么会引进国外的优质节目,原因也简单,因为你做的没有人家的好,因为你自己做的节目不能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那你说,不买怎么办?
    追问八:综艺节目能够火多久?
    我记得我讲过类似的话,今天我还是想重复一个观点,那就是能火多久就火多久。因为任何一个节目都是有它自己的生命周期的,一但这个周期结束,就意味着节目已经死掉。好死真的比赖活着强。
    我当然希望我们有自主品牌的优质综艺节目。但愿望是愿望,如果在没有能力之前,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然就会眼睁睁地看着市场这块蛋糕被人家你一块我一块的分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