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一个专家炮轰赵本山的文章在热传。但一看时间,此文是2012年的旧文。就在赵本山宣布退出春晚后,这个时隔一年的旧文也被再次翻出来,怎么看怎么觉得有点趁火打劫的意思。事实上,赵本山只是退出了央视春晚,而退出春晚的赵本山依旧的赵本山,赵本山还会拍戏,刘老根大舞台还会演二人转,赵本山的徒弟还可能出现在各大导演执导的新剧之中。
但对这个旧文,也想说几句。
那个炮轰赵本山的专家叫仲呈祥,其实严格地说,是个官员。他主要炮轰的是赵本山执导的电视剧《乡村爱情》,炮轰的核心是说赵本山的作品肤浅。
肤浅对应的应该是深刻。
所以,当听到有专家炮轰赵本山的《乡村爱情》肤浅时,我就拼命地想象怎样深刻的才是乡村爱情。想了好久,也想不出乡村的爱情到底会有多深刻。
《乡村爱情》是一部电视剧。肯定地说,它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电视剧,它可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责怪《乡村爱情》肤浅,怎么看怎么觉得有鸡蛋里找骨头的感觉。或许乡村的爱情有深刻的,或者这位专家可能也曾目睹到过深刻的乡村爱情,但不好意思,那未必是赵本山的。
赵本山的乡村就在离沈阳不远开原,赵本山所讲的发生在村里的事儿,也多说的是开原老家的故事。我知道那位炮轰赵本山的专家祖籍上海,生于成都。我想,就算是成都的乡村,那边的爱情也未必会是深刻的。乡村爱情展示的一定会是民俗式的,一定是家长里短式的,一定也是不够完美的。
赵本山被炮轰绝非第一次了。多数的时候,面对炮轰,赵本山都是一笑而过。只有一次曾经发过一次火。那次也是因为《乡村爱情》,一位专家炮轰赵本山不够高雅——《乡村爱情故事》等剧所展现的那样,放大人物的身体缺陷(如结巴)。“这样博得的笑声缺少爱和悲悯的情怀。本山先生不缺乏技巧,但更重要的是要追求更高尚的境界和更博大的情怀。艺术家应当以追求高雅、崇高为目标和境界。”
那次赵本山据理力争“我不是拒绝高雅。我们都想高雅,但我在高雅这块地上没有活过,我的生活圈子(就是这样)。我也想高雅,直接就进入宫廷,但它不是我的生活。这位教授提到的农村生活,我想知道,您熟不熟悉农村生活?农村到底什么样?您去没去过?您体验过吗?如果没有发言权的话,那考虑好再说。”
赵本山此番辩解,给人咄咄逼人的架式。这也是东北人的性格,有话就说。当专家再次炮轰赵本山肤浅时,这次赵本山没有回应或回敬。如果回应,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回应:“不好意思,我写的是我的乡村爱情,不是你的爱情更不是你的乡村爱情。我的乡亲就是这样肤浅,因为肤浅才可爱,才真实。”
事实上也是。
乡村爱情就是乡村爱情,也只是乡村爱情。这样的爱情肯定不是铁达尼式的,也不会是宫廷式的,也不能是知识分子式的。而且做为一部反映农村生活的电视剧,如果弄得跟《无极》那么哲学,也毫无必要。那样,看起来深刻了,但不乡村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