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电视台参与录制最新一期的《今晚博客》,话题是谈目前正在热播的贺岁片《泰囧》。有兴趣,谈的也相当地热闹。归纳起来,大概的十三问,有些问的挺好玩。这期《今晚博客》节目将在7日晚22时30分辽宁卫视都市频道播出。亲们,想着看一下。
一、看《泰囧》很多观众发出尽兴的笑。请问,什么叫尽兴?
所谓尽兴就是发自内心的笑,不是咯吱你,是小品或电话的台词或表演真正引爆了你的笑点。什么叫不尽兴的笑呢?比如有些相声,他们以为很逗乐,事实上是在咯吱人。虽然也笑,但笑的相当勉强。
二、赵本山的小品、泰囧,为什么能让人笑的酣畅淋漓?有什么共性?
我并不赞同把《泰囧》与赵本山的小品并列比较。一个是小品,一个是喜剧,虽然小品也是喜剧的一种,虽然都能让人笑的酣畅淋漓,但并不是一回事。所以我个人认为,他们并没有什么共性。
赵本山的小品靠台词和赵本山的表演取胜,而泰囧胜在一个好玩的故事和喜剧情节,这样的喜剧情节带着你走,带着你笑。
三:《泰囧》让人笑得很高雅。如何理解“笑的高雅”?而不是那种“”低俗的发笑?
我一直觉得把笑分成高雅和低俗本身就有点无聊。事实上你也无法分的很清,笑就是笑。
好莱坞喜剧电影玩的是夸张和电影技术、周星驰的电影玩的是无厘头。《泰囧》玩喜剧情节和玩演员。没有徐峥王宝强黄渤也就没有《泰囧》。过去说,三女一台戏,现在看,三男一台戏比三女演的更嗨。
四、黄渤VS王宝强。这部戏好像是二位的第一次合作,他们二位放在一起是不是本身就能制造出很强的喜剧效果?
王宝强跟黄渤一样,都是很努力的演员。黄渤不用说了,拍了太多的好戏王宝强,绝对的草根,有过在在电影厂门外等活的经历。后来是冯小刚慧眼识才,发现了他也成就了他。就是在这部片里,王宝强还是一根筋。而黄渤在影片中也是一个一根筋的人。两个一根筋的人凑到一起,当然会的喜剧效果了。
五、从《疯狂的石头》到现在,黄渤的人气飙升,你们觉得,他身上的什么特质让大家特别喜欢他?
看到“囧”字就会想到黄渤的那张脸。黄渤的特质,就是不像演员的演员。黄渤太平民化了,太大众了,太随意了。但就是这样的平民化,大众脸,随意范儿,让普通观众觉得离他很近。这一点很像范伟。。最初看黄渤的戏时,我爱人说,这个人肯定不是专业演员,绝对是群众演员的本色出演。演员到了这个份上,应该是最欣慰的。
六、《泰囧》上映后,有一个人很多,就是这个rose。大家都觉得她特别美,议论的人很多,她的特殊身份是否算《泰囧》的一大看点?
这是一个元素。人妖几乎成了泰国的一个标志性东西。拍泰
当然要有人妖,但徐峥的人妖处理在于恰恰不像人妖,而是拍出女人之美。我想徐峥在拍这个前肯定思考过,思考的结果是,徐峥拍人妖,去了妖气,表现了对这个群体的最大尊重。而观众也能接受,也成了影片的一大看点。
七、范冰冰最后出现,真的是特别惊喜,有观众说,因为范冰冰的出现,看泰囧的人更多了,这种“明星客串”,对于演员和片方算不算双赢?
看电影时,我觉得范冰冰肯定不会出现,因为对王宝强做了一个很荒唐的梦。但就是这样荒唐的梦却奇迹般的实现了。我觉得这是影片的神来之笔。最后当王宝强与范冰冰合影时,范冰冰在带给王宝强的满足感后,也给电影观众和棒棒冰们带来了一点安慰。从这个角色说,真的是双赢了。
八、对于泰囧票房破10亿,冯小刚和徐铮有一段微博互动挺有意思。
这是个有趣的互动,也是男人式的互动。
冯小刚说买票看了。乐了。并恭喜了。其实最让我感动的是冯导说的那句话“我也是打那儿过来的”,这话透着真诚。冯小刚特别能理解徐峥的不容易,也显示出前辈应该有的风范。而徐峥也很乖。特别回忆八年前的一幕,他和陶虹在保利演出舞台剧“最后一个情圣”,谢幕时冯导手捧鲜花从第一排直接爬上台献花,徐峥说:“当时都把我吓着了,这份感动至今犹在”。这是男人跟男人之间的交往方式,看了令人感动。
九、徐峥转型成功吗?徐峥的成功告诉我们什么?
我们习惯于一个人成功后,立即就冠以一个帽子。我觉得徐峥是不是能成为下一代导演新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徐峥有想法有行动。我甚至想,即使下一部片子失败了都不要紧,要紧的是你还有想法还有创作的冲动。
我最大的感慨是终于给了徐峥一个机会。徐峥跟徐静蕾一样,一直是个认认真真拍电影的人。是个对电影抱有敬畏之心的人。终于,对电影的这份忠城有所回报。让徐峥成功了。徐峥的成功,起码告诉我们两点,第一:别迷信什么名导;第二:别迷信什么大投入。
十、与冯氏贺岁片相比,有何共通之处?(例如,天下无贼、非诚勿扰、大腕)
虽然徐峥的电影与赵本山的小品不同,但与冯小刚的电影确有共同之处。都讲一个好玩的故事,这个故事很轻松,你可以当成真事儿也可以不当成真事儿,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跟着导演的镜走,跟着演员的表演走,跟着电影的气氛走。而且拍的很讲究。
十一、你们觉得为何《泰囧》获得观众一致好评,体现出观众怎样的收视心理?
我那天看《泰囧》的时候已经是影片快要下线了。但我很欣慰的看到,有那么多我排着队买票看徐峥的电影。那天,我还发了条微博,徐峥还特别回了一下。
“内容为王”,好看才是硬道理。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评价,在我看来,泰囧绝对是一部好电影,它好玩,它轻松,它有喜剧表演,太多太多的优点。徐峥自己也说,我觉得我没有。我不是第一天踏足电影圈,拍《泰囧》之前,我是一个始终充满焦虑感的演员,我演了很多戏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演完之后很有挫败感。正是不上不下、不高不低的失败状态,让我想到尝试换一种方式与电影接触。
十二、你们觉得《泰囧》能在《一九四二》《少年派》《大上海》等众多大导演,大制作的电影中,能脱颖而出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什么?
如果苛刻一点说,《泰囧》的成功不是《泰囧》好的了不得,而是同档期的那几部片子差了点。《1942》拍的挺闷,冯小刚想回答一个哲学问题,但这个问题他回答不了,于是,拍的躲躲闪闪,最后几乎成了纪录片。《大上海》也没有延续辉煌。现在的影坛是最不缺帅哥的年代,随着一个个帅哥的出现,因为人们对周润发已经不期待了。加上,大上海没有讲一个让人心动的故事,当然也没有太多的人追捧。《王的盛宴》,陆川也有点贪大,也有点力不从心。我觉得陆川拍寻枪最好,之后,虽然他一直想拍大片,但片大虽然不小,但思想性不强,所以也没有多少人买账。
十三、小成本喜剧,如《疯狂的石头》、《失恋33天》、《泰囧》为何能一再创造票房传奇?
做买卖讲投入产出,要有成本核算,大制作当然有可能获得大效益,中国导演贪大已经成为一股风。似乎投资大了才是最牛的导演。但风险也高。小成本如果成功了,赚的当然多。《泰囧》给中国国产电影市场启示是,当大投入风潮过去后,当钱不是问题的时候,开始拼电影本身的东西了。不必贪大,电影市场不是钱能砸出来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