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沈阳产业工人集体写诗抗议“梨花体”

(2011-08-23 09:43:29)
标签:

文化

 沈阳产业工人集体写诗抗议“梨花体”

  当文学进入网络时代之时,越来越多的诗让人看不懂。看不懂的诗让相当多的读者困惑。于是,他们选择了“远离诗歌”。而在沈阳,有一些产业工人干脆写自己的诗,经表示对梨花体诗的抗议。在沈阳铁西区一些大企业出现一批写诗的产业工人,他们中流行这样一句话——你们写你们的,我们写我们的。

  8月22日,在铁西区国有大型企业的内刊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文字——

  生活是一杯水/也是一杯酒/有平淡/有烈性/更有滋味在心头/要的就是与众不同。——沈鼓集团朱连强创作的诗《人在旅程》

  我们在沈重集团的企业内刊上看到了韩伟的诗《中国制造——劳模礼赞》,看到了韦韦的散文《东北大酸菜》等等。

  朱连强是沈鼓集团有名的“工人诗人”。有一天,一位工人对朱连强说:“你真要成诗人了,你的诗我们一定看不懂。”朱连强突然很警惕,他害怕自己的诗离工人太远了。朱连强说:“我宁可不要诗人的称号,也不让自己写的东西工人写不懂。”

  沈重集团宣传部负责人说“工人的诗直抒胸臆,表达真诚,虽然没有更多的技巧,但在企业内却能产生强烈的共鸣。”

  者在铁西区文联,看到了文联珍藏的上世纪80年代的两本油印刊物《绿野》。当年,这本油印的刊物曾经是铁西文学青年心中的图腾,蜡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刻下的是铁西文学青年对文学的赤诚。

  1981年创刊到1993年停刊,这本小小的刊物,记录着上世纪铁西年轻人对诗的深深依恋。也是这本小小的刊物,培养了晓凡、刘镇、高东昶、冯幽君等一批工人诗人。

  如今,昔日的《绿野》再吐芬芳。2011年,停刊20多年的《绿野》宣布复刊。油印改成激光照排,小开本变成国际流行大开本,每期刊发50位作者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品。作者中70%来自铁西的各大企业。办刊的宗旨鲜明地提出——再现铁西工业文学创作的盛景。

  说到铁西的“文学风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铁西区文联主席商国华说:“铁西区诗人的作品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与作者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激励人,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属于铁西区的“文学风景”。

  这个文学风景如此迷人,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学风景,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精神追求,不一样的精神世界。人们不禁要问,究竟还有多少人仍然以“使命”般的敬意仰望并追求文学的真谛,同时,又有多少人仍然在为并且愿意为文学的未来做最基层的播种式工作。同时,我们又不能不感慨,这样的风景如此稀少。

  有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应该为构建这样的文学风景做点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