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人比较自恋,比艺人还自恋的是春晚。
其实,除了必须完成任务报道任务的娱记和想通过春晚舞台成名的新人,我想不出还有谁谁真正关注春晚。所以,当看到春晚总导演们对剧透一事如此敏感之时,我都觉得这是小题大作了。据说,剧透让春晚导演很害怕。兔年春晚导演恳求记者对爆料一事“手下留情”、虎年春晚总导演更直言这种爆料“不道德”。面对这两位导演的表演,我只想苦笑地问一声:春晚,是不是太拿自己当回事了。
据说,“剧透”新拿过来的词儿。就是说提前曝料给观众。具体到央视春晚的“剧透”就是在晚会前一周告诉你赵本山这次表演的小品内容是啥啥啥,他和小沈阳的笑点是在第X分钟,对话如下……。就是这样挺好和事儿,竟然让春晚导演如临大敌,一个告饶一个恐吓的,唉。不知道他们真不知道还是故意装深沉,其实,春晚哪年都会跑风漏气。我从事过春晚报道,也曾经与跑春晚报道的娱记们并肩战斗过,我知道那些娱记有多神通,无论几审,无论多严,最后总会有娱记混入春晚演播厅。我就曾几次坐在演播厅看过春晚的彩排。所以,央视每年对娱记的严防死守根本防不住娱记,至于没有剧透,那是给春晚的面子。我的一个哥们,一支录音笔能将整个剧本录下来,别说剧透,想把剧本一字不差地发出来都有可能。只是因为剧本本身就无趣,所以那位哥们才没干那种无聊的事。
在我看来,春晚导演怕“剧透”是不自信的表现,也是怕春晚突然面临安乐死。你想,年年就那几张脸,年年就那几板斧,年年不变的节目单,本来就没有什么新东西,你再给“剧透”,等于给已经判死刑的春晚提前行刑。这样敏感,这样害怕,说到底,还是春晚黔驴技穷了。
我执意认为“剧透”与道德不挨着。导演在工作,娱记也是工作。剧透越细越多,越说明娱记其敬业。而且,“剧透”其实是在救春晚。首先说,剧透之后,如果剧无聊,会有民间天才们帮助央视春晚“丰富”、“完美”剧;如果剧完美,那么,会有观众期待演员的表现。比如赵本山的小品本子,看文字跟看老赵的表演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更重要的是,“剧透”还能增加春晚的关注度。
看看,一个剧透,几重收益;何苦气恼,何乐不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