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恩发

刀郎新浪开博因何如此低调
张艺谋开始谋划“先下手为强”了。这不,电影刚刚点映,就专家聚堆猛夸《山楂树》。据说,其中“‘静秋’将作为一个标志性的形象留在电影史中”的评价得到了专家的普遍认同。拍一部能载入史册的电影,当然是电影人最大的荣耀,甚至是倾其毕竟精力也未必能达到的目标。因为像李默然塑造的邓世昌并不多,足以证实想进入电影史并不容易,但张艺谋很容易就达到了。
从媒体报道看,专家座谈会开的很热闹,张艺谋也在会开过20分钟后赶到现场。专家们有的说周冬雨饰演的静秋“越来越耐看”、有的说“《山楂树之恋》带来了另外一种感觉,通过简单达成另外一种效应”、还有的专家称“难得的举重若轻爱情大手笔”。听了专家的发言,坦率地说,还是空话套话居多,像“效应”、“大手笔”之类的评价,很像老师给学生下的“突出主题,行文流畅”的评语。老师给学生的作文有模式可以理解,因为一个老师要面对一堆学生,如果一堆专家对一个导演还说不着边际的话,那就是不负责任了。
长时间以来,我并不十分看重专家的话。且不说专家的好话有很多是买来的,还有一些专家只会“有话好好说”。拿专家盛赞《山楂树》来说,就很难判断哪句话更可信。《山楂树》点映之后是公映,专家抢在前面说的“好话”可能会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引导消费,一种引起反感。相比于专家发言,我更期待百姓声音,因为百姓声音更真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