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唯辞演《白鹿原》最怕“秋后算帐”


近日,姜昆力挺小沈阳的新闻成为娱乐圈的热点。那段视频我看了,说“力挺”有点夸张,姜昆不过是表达了一下对小沈阳的个人感受。不过,这样的表达还是有点前言不搭后语。
“后语”就是姜昆近日的“力挺”。姜昆说:“我觉得观众挺欢迎的,特别受观众欢迎。我觉得小沈阳他自己,在自己的成长过程当中,满足了很多文化上的需求。”而姜昆先生此前,即2009年6月在说起二人转说,是这样表述的:“任何艺术都要处理好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关系。曹禺先生曾说过,最好的戏是欣赏完后留给人们思考的余地,而不是剧场当时哈哈一乐、议论纷纷。缺乏思想、忘记传递思想信息的作品,注定是苍白的。作品如果只在技术上考究、形式上装点,无论多么精致,也无论当时能吸引多少“粉丝”,赚取多少收视率,都只能是一具速朽的空壳。”
姜昆先是说仅仅满足“哈哈一乐”,无论“吸引多少粉丝”,都只能是一具“速朽的空壳”;后来再说,则是“我觉得观众挺欢迎的,特别受观众欢迎。”如此前后矛盾,看得出姜昆在评价小沈阳时,表达的并不很清晰。
按说,凭姜昆的舞台经验和领导能力,都不至于语无伦次,看来,姜昆还是有所顾虑。而最大的顾虑就是“投鼠忌器”。这个“器”当然就是赵本山。
当年姜昆发现并举荐了赵本山,才使赵本山成为有了春晚亮相,才使赵本山由一个二人转演员成长为全国知名的笑星。如今,赵本山已经雄霸一方,拍电影演电视剧做全国连锁剧场,而姜昆的舞台的光彩日渐暗淡。虽然有曲协主席的官职,但再说起赵本山的爱徒小沈阳,不能不考虑赵本山的感受,考虑一多,就不轻松了,不轻松,表达起来就有点乱,甚至有点尴尬。
其实,出现这样的尴尬责任在媒体,因为媒体千不该万不该请姜昆评价小沈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