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在北京见过面”成接头暗号太拽了

(2010-07-01 17:52:53)
标签:

接头暗号

间谍

美国大片

暗语

北京

娱乐



“我们在北京见过面”成接头暗号太拽了

    “我们是不是2004年在北京见过面?”,“我们可能见过,但我想是在哈尔滨。”   

    怎么看怎么很像哪部言情电视剧的台词,又很像相亲会上男女嘉宾交谈的内容,但对不起,都错了。这是美国逮捕11名俄罗斯间时发现的间谍之间接头时使用的暗号。接头暗号的全部内容是——
    “打扰一下,我们是不是去年夏天在加州见过面?”;“不,我想我们在汉普顿见过。”
    “我们是不是2004年在北京见过面?”,“我们可能见过,但我想是在哈尔滨。”
“我们在北京见过面”成接头暗号太拽了

         间谍一直是个让我心存好奇的神秘的职业。小时候看电影《铁道卫士》别的印象模糊了,但那个接头暗号一直记得:“我拣把钥匙”、“是三星牌的吗”。那时候,就觉得特务太神奇了,竟然还用那么没有技术含量的话做接头暗语。

     没想到,半个世纪过去了,接着暗号却一直保留了下来,更让人意外地的,竟然是“我们是不是2004年在北京见过面?”,“我们可能见过,但我想是在哈尔滨。”
    我真佩服外国间谍的想象力,俄罗斯间谋在美国活动,接头暗号竟然不是莫斯科,而是“北京”、“哈尔滨”,真是太能搞了。不知道以为又是美国大片杜撰的呢,谁知道竟然是真事儿,真是超级雷人。

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