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忠告赵本山:“也想高雅”不等于“真能高雅”
(2010-04-15 10:09:40)
本山大叔一句“我也想高雅”掷地有声,很有王朔范儿。王朔当年“我是流氓我怕谁”表现的是自信。显然,本山大叔与王朔是两回事。他表达的意思是“我也想高雅”。
一句“也想高雅”是乎在说,非不能也,而不想也。但在我看来,“也想高雅”与“真能高雅”本来就是两回事。
坦率地说,现在是个“一俊遮百丑”的年代,只要有票房,艺谋可以拍三枪,只要有票房,低俗可以登大雅之堂。
但问题是,没有市场的高雅也一样是高雅,比如话剧、歌剧、芭蕾舞,虽然在票房上不能跟二人转相比,但品质依旧艺术,气质依旧高雅。有市场的低俗终究是低俗,虽然二人转票卖的很好,但即使娱乐的大众,他依然难以摆脱低俗。博主无风也歌说的更精彩—— 裸体高雅吗?但是好多人都愿意去看。这就是当今的一种怪味潮流。高雅和高尚被国人丢得差不多了,普遍的文化层次在不断地降低。
什么是高雅,是文化沉淀、是修养,气质,不是900美金的鞋,也未必是自费买来的飞机。后者是富有。
高雅的人可以富有,但不是富有的人都高雅。
本山大叔一直称自己是“农民”。好像农民与高雅一定是对立是一对矛盾。真实上呢?贾平凹一样是农民出身,但贾不高雅?所以说,本山大叔那句“别跟我谈高雅”,虽然有王朔范儿,但还不是王朔。
这样的表达,虽然有几分豪迈,但少了几分底气。本山大叔是笑星,本山大叔自己执导主演了很多影视剧。细细看一下,本山大叔是不是一直在重复自己呢?那顶绝对不敢轻易摘掉的帽子,那一个个相似程度极高的人物形象?
其实,本山大叔并不是一直都讨厌谈高雅的。比如,当年本山大叔就专程邀请高雅的文化大师给二人转以高雅的定位。余大师果然就二人转的艺术价值和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存问题,做了一台生动的学术报告,那叫一个高雅。同为教授,当曾庆瑞用高雅的方式批评“本山喜剧”时,本山大叔突然地拒绝与人谈高雅了。
我一直想给本山大叔一个建议,既然不愿意跟别人谈高雅,趁着行情不错,赚你的钱得了。尽可能别与那些高雅的人坐在一起——要啥自行车啊,开什么研讨会呀。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