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子怡疑是诈捐案在不断升级,连央视都以专题形式开始聚焦章子怡捐款之事,并希望章给观众一个交代。但至今,章子怡仍然按兵不动。
昨晚,央视新闻频道分别在《东方时空》《新闻1+1》《24小时》中关注了章子怡捐款门,其中《新闻1+1》更是以此做了半小时的专题。这也是自1月22日有网友质疑善款去向后,中央级媒体首次以专题节目的形式关注章子怡的捐款门事件。
按照新闻逻辑,一般情况下中央一级的主流媒体关注,就说明事情有点大了。这个时候,明智的应该立即做出回应,再玩“躲猫猫”有点不妙。
假捐很像假球,开始也始于民间声音。这声音开始时,当事人也如章子怡一样,一副不理不睬的样子,任凭风浪起,稳做钓鱼台。不过,这声音越来越大,直到央视关注,接着便是足协高官一一被传讯,甚至刑拘。
章子怡是不是假捐,现在还不能下结论。不过,从网民开始质疑到现在,章子怡从来不正面回应此事,只是拉着经纪人出来道个歉,显然不能让人满意。特别是章子怡已经补交16万元捐款后,经纪人一再声称“16万的差错与章子怡无关”,更有此地无银的感觉,不能自圆其说。于是,央视的报道提出“只要当过会计的人都知道。每个月底对账,一分钱都不能少,难道这16万让会计马虎了一年多?”更重要的是,章子怡的地震善款不止一笔不清,其在戛纳募捐的善款金额从500万美金、200万美金到100万美金不等,“网友的质疑情有可原”,并称章子怡的“正式账目仍没有公布”。
明星范儿足,这可以理解。比如冷落娱记,无端发火等等,在平常的时候,明星这样的行为很容易被归为有性格之列。不过,面对公众质疑,如果还一副大牌的样子,结果可能很难收场。早说早主动,晚说很被动。当越来越多的动被来临之时,再说,就不单单是解释一下了,而是要“说说清楚”。比如假球之事,开始也都不肯站出来说话,终于,开始传讯后,一个个地都争先恐后地说出真相了。
不知道章子怡是不是要等到有人“传讯”才肯出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法律面前,明星是没有特权的。这样浅显的道理,章子怡应该知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