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格莱美非葡萄,别吃不着才嫌酸

(2010-02-01 08:46:50)
标签:

格莱美

阿q

流行音乐

葡萄

诺贝尔

中国

娱乐

格莱美非葡萄,别吃不着才嫌酸

    中国人如果拿不到世界百为冠军,会说人的生理结构不一样,中国人拿不到诺贝尔,会称文化背景不一样,中国人拿不到奥斯卡,会说西方奖项有歧视之嫌,现在轮到格莱美了,最流行的说法是——格莱美不是世界性的音乐奖项。
    能不能冲击成功与是否有必要冲击是两回事。比如,谁谁谁冲击格莱美成功,然后主动弃奖,然后再一脸冷漠地说:“中国流行乐不必冲击格莱美。”这个我服,如果根本冲不上,还这样说,那就很像连那个喜悦自我安慰的阿Q。
    阿Q虽然很快乐,但那是伪快乐。同样,中国音乐人一面在感慨“中国流行乐不必冲击格莱美”时,一面眼睛死死盯着这个奖,祈求风水转到自家来。
    在选秀歌手领军流行音乐的今天,我实在看不出中国流行音乐人还有什么追求。正常的逻辑是,一歌手先红,然后因一首或者几首歌,我们记住了歌手。因为我们看的现实是,新星的升起与音乐本身并无关系,先是知道了歌手,直到歌手大红大紫之时,我们仍然不知道她在唱什么歌。
    中国流行音乐要不要冲击格莱美?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然要。因为那是优秀的标志,那是追求的目标。如果中国流行音乐没必要冲击格莱美,显然中国文章也没必要冲击诺贝尔,中国电影也没必要冲击奥斯卡。如果这样的如果成立,会让一些艺术家相当地高兴。可以尽情地拍《三枪》,可以尽情地抄别人的东西,然后脸不红不白做着《小时代》,可以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可以更多荒唐的“可以”。
    见贤思齐,是老祖的古训。那意思就是说,见到好的应该想法子赶上。诺贝尔、奥斯卡、格莱美,肯定是各领域中最前尚最优秀的,那应该是一个追求的目标。不能将这些优秀的东西当葡萄,吃不着就是不是不想吃,而是嫌它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