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咏终于挺不住了,不仅食言出书,还给书弄了个挺雷人的书名《咏远有李》。对于自己食言的解释,李咏称“就想在四十不惑的时候留点儿自己的东西。”
当年在主持人出书热时,李咏把自己弄得挺另类,坚决拒绝出书。拒绝的理由是“无非就是台前幕后的那点事,没多大意思。”现在,李咏也写书了,还说要在自己四十不惑的时候留点东西,这点东西是啥?显然不是“台前幕后的那点事”,那是什么呢?当然是钱。
这不,书尚未出来,已经开始广而告之。该书编辑发布的广告称:“主流中的非主流”是李咏的符号;“有话不好好说”是他的风格;虽饱受争议但“享受”其中;“快乐并痛着”的工作爱恨交加;书法、美术、声乐、体育诸多才艺加身;十七载婚姻保鲜自有妙招;叛逆与孝道,再到宝贝女儿的舐犊情深……都会在书中尽现。
其实,我更欣赏当初那个挺另类的李咏,别人都在出书时,我偏偏不出,不赶那个潮流,不与俗人为伍。没想到,李咏偏偏在四十不惑的时候“惑”了,要出书了。出就出吧,还挑好听的说什么“就想在四十不惑的时候留点儿自己的东西。”这是屁话,要想留给自己东西的方式很多,写日记、写博客……而选择写书,不是给自己留下,而是给别人摊派一些东西。
娱乐圈有另类,像崔健、窦唯、姜文、陈道明,不随波逐流,不随声附和,坚持自己,保持个性;娱乐圈也有“伪另类”,像李咏之流。真另类是文化,伪另类是装腔作势,两者区别在于修养、在于文化积淀。
假的终是假的,真的就是真的,装就是装。这里,我想对咏哥说句掏心掏肺的话:如果真想给自己留点东西,书出来,就别卖了,全都拉家去吧。
李咏会这样吗?当然不会,因为他是挣版税的。说到底,还是为了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