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第25个教师节,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做客人民网谈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待遇。在访谈中,管培俊对前段时间争议很大的“批评权”进行了回应,他表示老师不敢批评学生是渎职。
据人民网
我是60后,念中学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念书时的我属于蔫淘一类,挨过老师的打。重要的是,我们班除了女生,几乎都挨过老师的打。挨了打,没有敢告诉家长,因为告诉家长的结果是再挨一顿打。家长的逻辑是,老师打你,必是你的错,所以能补打一次。
旧事重提,不是怀旧,而是缘于一次争议的话题——老师能不能批评学生。老师能不能批评学生居然成了一个拿出来争议的问题,这很像警察能不能抓贼,医生能不能为患者看病,再引伸一下,还可以想到公务员要不要为人民服务等等。
但警察能不能抓贼,医生能不能看病并没人争议,为什么单单老师能不能批评学生成为争议的焦点呢。坦率地说,这样的争议让老师很没面子,感觉有一个无形的巴掌抽在老师脸上。
老师陷入尴尬,显然与教师或者说与现行的教育有关。当年挨老师打而不怒,因为老师的打很单纯,是为恨铁不成钢,所以挨的人都知道,老师是为自己好,挨打皮疼但心甜。但今天的打不一样,虽然也有单纯的打,但很多的是不单纯,我曾经打过一段视频:一位女老师在打一个学生,一个耳光接一个耳光,足足打了三十多个,而且在打的过程中,老师的表情由扭曲到发泄最后到挺舒坦,这时的打,不再打而是施暴,不再是教育学生,而完全是满足自己的需求。想想看,如果这样的打发生在上世纪,我们的家长一样不会这样宽容,那后补的打,一样可能落在老师的脸上。
很多教育工作者感慨:现在的孩子难教育。但这些教育工作者从来不去想想因何而难。一些老师设局式地收钱,变着法地掏家长的口袋,义务教育变成了雇佣关系,同时,师生关系也因钱而扭曲了、复杂了、病态了。既然关系已经复杂,那出现什么事都不奇怪了。
据说,老师该不该教育学生的争议,还惊动了高层。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对前段时间争议很大的“批评权”进行了回应,他表示老师不敢批评学生是渎职。
我想问管先生的是,学校乱收费和教师施暴呢?这是在渎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