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星炒作的通常规则是先造谣,再出面辟谣,这里的技术含量在于造谣与辟谣间隔的时间,短了达不到效果,长了会被人遗忘,一定要恰到好处。比如,许晴拿捏的就非常好。先是有消息说许晴恋上诗人皈依佛门,一周后,许晴强烈否认称目前感情生活状态很好,不希望外界过多打扰。
我查了一下,许晴皈依佛门的消息应该是本月14日,消息同时还配发了“许晴身着佛门士服手带佛珠”的照片以示佐证明。今天是20日,整整一周时间。我不相信许晴是昨天才知道这个消息的,就算她不上网也会有朋友告诉她。但给人感觉聪明的许晴,突然地反射弧变长,直长到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反应过来。而出面后立即态度很“强烈”。
看到“强烈”两字,我第一个感觉是想笑。用他们文艺界的话说:戏过了。
戏过了,更假。尽管许晴说这跟自己无关,也不认为是别人利用自己炒作,更再三表白自己“角色高调,为人低调”,但这次被传皈依竟然不知情,直到一周后才出门澄清否定,怎么看怎么像一个套儿。
说是个套儿不是臆想,而是一个细节让炒作大戏穿帮。因为,就在出面否认皈依之时,还特别提到忙新戏,在电视剧《同龄人》里演女一号童楠楠。传统相声讲“三番四抖”,许晴炒作也一样沿用了传统相声的手段。第一番先爆皈依,第二番因为文化大师李居明合影,就着也把李大师炒作一下,第三番,出面否认做无辜状,最后,告诉大家正演拍新戏演女一号。至此,一个炒作方案完整进行完毕。
现在明白了,明星的反射弧多长,取决于炒作文案的设计和要求,比如,要求许晴就是一周时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时候明星配合炒作也是工作需要。特别在影视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适当用点炒作的方式完全一下新作,可以理解。
不能理解的是,明明暗中配合炒,但却做出一脸无辜的样子——不光虚伪,还容易让人想起那句话:想当婊子,还要立牌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