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八卦 |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将于近日启动小范围的“选角”活动。据知情人介绍,本次选角不会延续“红楼梦中人(blog)”的形式和规模,只是小范围的甄选,相关情况只在网络或者北京台以赛况集锦的方式播出。尽管这则新闻的标题为《新版〈红楼梦〉还要再选秀》,我想不过是借助了“选秀”的说法,两者并不一样。
先说“选秀”。“选秀”首先是商业行为,是一种无功不起早的行为。“选秀”早起为的利,终极效应是要经济效益。比如“超女”、“快男”和“加油好男”,大张旗鼓地全国选秀,又是分赛区又是活动。与其说是选人才,不如是吸引商业的参与。而选角不一样,选角更单纯些,只是为了选适合加盟《红楼梦》剧组的演员。已经有过“红楼选秀”为什么再次选秀呢,原因据说有两点:一是演员不够,50集的新版《红楼梦》大概需要大大小小共200多个角色,但通过“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选出来的选手只有不到70人;二是是李少红(blog)接触过部分选手后,感觉选手气质,特别是年龄感与原著并不十分吻合,跟自己的要求多少有些差距。我觉得后一种应该是“主要原因”。

李少红对红楼选秀的结果重新洗牌,应该是从艺术角度考虑。只是苦了选手。比如李旭丹,经过重重搏杀,好不容易被选为黛玉了,却突然被告知,一切都是未知数,可能还只能演个丫头,其间的心理落差不难想象。而这一切,在选秀之前从无预兆,选手从一开始就被告知,这场选秀,就是为新版《红楼梦》度身定做的。现在,不光是李旭丹,还有更多的选手,心怀忐忑地等着被再分配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楼选秀”其实选出的是一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光可惜,弃了,人家会说:哦,原来红楼选秀是也是大忽悠。影响太坏。
据说,此次“选角”完全根据电视剧的创作规律,遵循《红楼梦》原著的要求,更像是按照人物的模子来要求前来应征的选手。看了这个据说,一个强烈的感觉是:这个活动靠谱儿。同时,也想对打着“为楼选秀”活动的主办者说一句:别再选什么秀,最后脱裤子放屁,费两回事儿。
前一篇:电台是如何“忽悠”观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