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知道啥叫“热播”了。周末洗头的时候聊起最近的电视剧,想起我妈推荐的士兵突击,就问他们:你们士兵突击了吗?老板说:我都看了50多遍了,我们现在说话已经使用许三多的语言了。我很好奇:许三多啥语言啊?老板说:“剪头发没意义!烫头发有意义!要不你今天做个颜色吧?”我FTs!不带这样的哈!
反正热播的意思就是,在各个电视台播出且同时播出的次数只稍稍比7点档的新闻联播少些。总之只要你愿意你肯定有机会把一部电视剧中的某些集看上10遍以上。拜“热搏”所赐,我也看了不少集士兵突击了。这是一部木友女性出演,所以就木友一点儿爱情戏,而且所有的服装都是军服的电视剧,不过还是挺好看的。我琢磨了一下,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喜欢这部戏捏?我猜想一个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这部戏煽情。而且还是各种硬汉表现出的煽情,所以不仅煽情还特别的崇高。能让你边看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于是我又想起之前的“奋斗”,我觉得后几集比开头好看,多半也是因为后几集比较煽情,尤其最后米莱给陆涛唱“左边”的时候,简直是。。。毫无办法地哭得一塌糊涂。
我们卡拉OK的时候,金总特别擅长倾情演出那种惨兮兮的伤情歌曲,比如啥“别在伤口撒盐”啦,“剪爱”啦,啧啧,听听,光这歌名就够痛哭流涕的了。金总管这样的歌曲叫“洒狗血”歌曲,相当生动。
而这两部热播的电视剧告诉我:群众需要这种洒狗血的文艺作品!也是,每天生活没什么大劲,自己那点子郁闷晦气又多半拿不上台面,想大哭一场释放一下也没啥讲得出的正当理由。多亏了这些洒狗血的剧集啊,给大家的情绪一个相当正当的出口得以宣泄再宣泄。那首歌怎么唱的来着?“在别人的故事里淌自己的眼泪。”这人吧,有时候就是需要大哭一场,比如美女帆上次在新疆喝高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得地动山摇,可她回来跟我说:“原来喝到大哭才是真正的喝醉啊!一个字:痛快!”话是不错,不过痛快是俩字哈。都说英雄肝胆两相照,江湖儿女日见少,我看其实也不少。
不光是电视剧,还有那些洒狗血的歌曲,赶上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也能把你感动得稀里哗啦。有次在四环上,广播里正放送着伤心的曲调,一抬眼还就看到不远处“北医三院”几个红色大字,眼睛一下字就模糊一片,而我居然条件反射般随手打开了雨刷器。。。后来才回过味来,我这雨刷不用手动打开啊,我的灵动雨刷啊,灵动是灵动,也不是啥都能刷得掉滴。
要说到伤心情歌,远的应该数“味道”、“领悟”啥的,不过我已经不喜欢那样的歌了,太不与时俱进了。下面几首基本是近现代作品,我还挺稀饭的。一竿子到底的悲情总不是个事儿,哭天抢地太消耗体力。下面有几首的调调就比较好,真的是伤心,但想想还是不上吊了。
美丽心情: 曲调优美,忧伤淡淡如烟,基本算是想开了。
分手快乐: 分手励志歌,曲调比较欢快。
赤道和北极:分手初期,极度极度哀怨,基本活不下去了。
女孩与四重奏:分手励志歌,曲调欢快,越唱越痛快。
那年的情书:分手多年,提得起,也放得下。
手放开:有次在我要求下金总正深情演绎:“我对你最后的疼爱是手放开。。。”田总在沙发上撇着嘴说:“放屁!对我最后的疼爱是帮我还房贷!”
眼泪成诗:“字不醉人人自醉,因为回忆总是美” 圆满肯定是幸福,但可能不如遗憾美。
左边:这就是最后米莱给陆涛唱的那首声泪俱下的歌,失恋的人有个共同的名字,他们叫:“诗人”。“我乐观却疲惫,因为太怕失去你,所以连快乐里都装满伤悲。”啧啧,听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