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6年夏,张性初先生写给我的“大江东去”墨迹。
上月29日,张性初老先生因病去世了!享年83岁。
半个多月前,得知张老住院的消息,与能敢、晓卿一起去探望。张老在病床上非常虚弱,但仍努力地朝我们点头,仍努力地睁大眼睛,叫出我们每个人的名字。
张老叫我“小卢”,从我20多岁起一直叫到现在。医院里的那声“小卢”,是他最后一次称呼我了。
看着张老写给我的字,不由得想到初识张老的往事。
1985年,随俞东高老师去天童街办事。天将晚,俞老师带着我来到天童寺住宿,接待我们的,就是张性初,他60出零年纪,看上去比较魁梧,声音洪亮。早就听说有位从邮电局退休后隐于天童寺的书法家,原来就是张性初。张老住寺内的“青龙阁”,那是建在藏经阁上方的一所旧式四合院,水声叮咚,竹木掩映,委实好去处。张老的案头放满了字帖、笔墨纸砚,他说,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每天早晚临帖的习惯。还带我们去看了藏经阁,房间的一角摆着很大一张桌子,那是他的书法创作场所。寺院清静,我能想像张老俯身在整幅的宣纸上,奋力挥笔的样子。张老的许多墨宝流传在日本(日本曹洞宗奉天童寺为祖庭,年年有东瀛信徒来天童寺参拜);在七塔寺等一些庄严的场所我也看到过张老的墨迹。
那晚张老招待得很周到,素餐可口,大概是我偶尔吃一顿才觉得好吃吧。睡觉前他还亲自端来了洗脸水。张老与俞是老朋友,我纯属沾光了。
这样算是结识了张老。没多久老同学建波结婚,我想何不求一幅张老的字作为礼物送给喜欢书画的老同学呢?于是冒昧驰书张老求字,不料张老很快寄来了墨迹,同时,还专门给我写了这幅“大江东去”,一看就是精心之作(核桃大小的行楷最为他所擅长),我好喜欢!他在信中说,他与我外公石臣先生是老相识,因而特赠我字留念。在书法篇末写的“小东同志雅正”使我十分汗颜,虽然这是客气,但毕竟他是前辈,成名已久,而我其时连毛笔都未碰过,照例不必写得这么客气的。这其中可窥见张老的谦逊及宽容。
几年后我开始学习毛笔字,并加入了鄞县书法家协会,张老是理事,于是碰到的机会多起来,曾向他提到多年前我与东高老师去天童寺的事,张老却似乎记大不起来。
去年与今年上半年,张老为他的《中国养生书法集》出版及销售事宜,几次来到我的办公室。80多岁的老人,仍然声若洪钟,走路有力。出版书籍是件烦琐的事,他却事必躬亲,四处奔走。对于自己的身体,张老是非常自信的。
然而毕竟年岁不饶人。张老病重后,我们几位书友议论,张老可能是给累的,要不,像他这么棒的身子骨,一定能更长寿。
安息!张老。
(张性初,名中柏,号书邻,室名书邻斋。生于一九二七年,浙江鄞州人。素爱书法,专正、行、草幷涉篆、隶。作品曾获全国邮电系统书法大赛一等奖,入选全国第一届正书大赛。不少作品为海内外方家所收藏,尤其在日本享有盛誉。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宁波市鄞州区书法家协会顾问。编著有《天童寺诗选》、《中国养生书法集》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