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丕知舜、禹之事矣

(2008-12-02 18:54:29)
标签:

杂谈

分类: 谈天说地
  办公场所装修的第一要务,曾经是挂满了锦旗,大小相间、错落有致、“多多益善”。“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赠送锦旗乃成为惯例,惯例如此,惯例为之,走走过场罢了。
 
  纵然是没有人给自己惯例也不要紧,充其量自己给自己惯例,区区几面旗帜,贴寥寥数个字,所费几何嘛。借问谁家旗最多,答日,江湖郞中是也,当其时,写着“妙手回春”、“悬壶济世”的锦旗铺天盖地堆积满了四壁,果能回春、果能济世否?清风入室,犹带丝丝冷嘲。
 
  冷嘲得多了,锦旗与惯例,慢慢成为往事,至少在公务机关的办公场所,慢慢已不见了锦旗的踪影。
 
  慢慢消逝的踪影,未料竟大现于今日。江苏省泗洪县纪委书记王守权升任地级城市宿迁的政法委副书记,卸任之日,据说有数百名群众自发地排着整齐的队伍,抱着铜匾,撑着“万民伞”,打着“清官旗”,集中在泗洪县政府门前为其送行。(《天府早报》)
 
  就问一句:如果不是刻意组织,这数百送行者会清楚知道王副书记卸任的准确时间么?连准确的时间都不知道,这隆重的送行礼自然就成了无源之水。都隆重成了这样,还说得上“悄悄地走了,正如他悄悄地来”么?
 
  比隆重,在小小一个县里,其实也相当有限,总比不过曹丕登基做皇帝。曹丕为曹操之子,续曹操为魏王,犹不知足,想做皇帝,派了华歆、曹洪等去劝说汉献帝将皇位禅让给自己,劝说的法子,是华歆抓住献帝的袍子说陛下不禅位于我主子,难道是等着我们来讨伐你、赶你下台吗?然后曹洪拔剑大呼掌管玉玺、也就是皇帝印章的官员交出玉玺。汉献帝只得传旨禅位,曹丕还推辞不就,献帝又传旨禅位,他当然知道,不继续传旨禅位会“曹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如此者三,曹丕终于接受了禅让,登基做皇帝。在隆重的登基仪式上,曹丕得意地对臣子们说:舜、禹之(禅让)事,朕知之矣。
 
  同样的得意,也会荡漾于韦都统胸中。韦都统者,著名小说《鹿鼎记》主人公韦小宝也,此公在台湾横征暴敛、百万百万地搂银子,临走也享受了万民相送,并奉上“万民伞”、“清官旗”的待遇,韦都统心内当得意地说:“万民伞”、“清官旗”这个东西,老子算是知道了。
 
   词者云:“三皇五帝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有网友猜测其为“做秀”,谁在做秀、秀给谁看,其中可包含有大学问,语谓“以迎送总督的礼节迎送知府,以迎送皇帝的礼节迎送总督”,是隆重给蚁民看的么?非也,那都是隆重给知府、给总督看的。韩胄在南宋宁宗时作宰相,某日游园,叹园中无鸡犬,不时便闻草丛中传出“汪汪”声,原来是临安知府赵师趴在草丛中学狗叫,自然也不是叫给蚁民、而是叫给宰相大人听的,宰相“遂亲爱之”。
 
  所以,聪明的老百姓们总结说,“万民伞”、“清官旗”,大约只有在官员被冤枉罢了官、甚至定了罪后送才有点实际意义。而众所周知,当其时,官员们的离去总是异常萧瑟。尽管公道在于人心,但真正在乎公道的百姓与官员,会将公道藏在心里边,却不在乎“万民伞”、“清官旗”这类花里胡哨的东西。
 
  遵守古制,除了送“万民伞”、“清官旗”以外,还应该安排耆老脱下王副书记的靴子,高高举起,称为“脱靴之礼”,意为依恋王副书记、不放王副书记离去、恳请王副书记留任,不知王副书记的靴子被脱下了没有、被高高举起了没有?可曾感民情殷殷,干脆请辞了升迁机会、要求留任本县了没有?纵使如是者三,终于不能留任,而不得不被升迁,也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光耀我煌煌盛世,足堪为“万世师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