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可爱的敬爱的家乡《今日新泰》2014年12月16日刊发墨未浓作品《踏雪徂徕》

标签:
《今日新泰》刘勇墨未浓文化踏雪徂徕 |
分类: 墨未浓发表集 |
踏雪徂徕
墨未浓
天穹苍茫,溪径蜿蜒逼仄,一路琼花飞扬。胸中似有陆放翁“壮哉组练从天来,人间有此堂堂阵”的万千感慨,亦有杜工部“乱云低薄暮,急雪舞迥风”的淡淡忧愁。一路的心情都随那玉洁冰清的圣灵漫天飞舞,既而融入那岩壑幽静,峻拔巍峨的深山古韵之中了。
足至礤石峪。此处深涧秀水,古柏耸天,轩豁畅昂,松柏掩映之中有一古寺隐仙观,为祭祀吕纯阳所建,道家修身养性之圣地。寺右立一巨石,上有光绪撰楷“壁立千仞”四个大字,高 十米许,势若建瓴,壁雪相接,天地合一。
离开史称徂徕第一奥区的礤石峪,沿着崎岖的盘山小道,径直向西而去。雪花越来越大,这六只翅膀的白色小精灵,像一个个来自天国的小使者,行色匆匆,争着向我身上撞,落在我的睫毛上,倏地便化为乌有,一种清凉的感觉沁人心脾,顿然间心旷神怡,心纯净得似一泓清水,亮丽得可鉴人脸面。“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看不见。”扬州郑燮那时的感受也不过如此而已。山河依旧,人物全非,逝者如斯。历史就像这漫天飞雪,纷至沓来……
峰回路转,逶迤西折。北望白雪皑皑,一峰雄峙,即所谓“独秀峰”。“独秀峰”三字传说为大诗人李白所题。在“独秀峰”对面,可以看到一座上面尖利如削,下面圆滑光洁的巨峰,即所谓“乳山”。山前有一竹岩,因形似竹节图案,落落有致而名。攀上竹岩,“竹溪佳境”四个斗大行书篆刻醒人耳目。字体遒劲飞动,虬龙若腾,为《竹溪集》的作者、金代大文学家党怀英所书。据说竹溪即以竹岩而得名。竹岩西侧,溪水汩汩,修竹茂盛,积雪压枝,微风轻拂,雪融溪水,倏然不见,瞬间天物合一。忽尔山鸟掠飞,鸣声雀起。一朵朵素洁的 琼花像是被惊动了,簇簇从竹枝竹叶上滑落下来,轻轻地能听到簌簌地融入溪水的响动声,神妙之处自不待言。我静静地蹲在溪水旁,用手轻轻地分开尺厚雪地,在枯草败叶之间放纵意念。呵,我似乎摸到了一句句浪漫的诗章自那古老的土地之下沐雪而出,那叮叮咚咚的溪水该是平仄的古韵,那微微的山风该是悠扬的音律!我看到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陶沔、张叔明六位贤士端坐竹篁中,酣歌放纵……竹溪的上空,琼花飞扬,诗意浩荡!
礤石峪溪水东侧有一幢旧瓦房,即所谓“竹溪六逸堂”遗址。房后有两座石砌山洞,上为清代康熙年间文渊阁大学士赵国麟所题“箪瓢”二字。不由使人想起了孔子誉颜回的那一句话“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我膜拜过陋巷,但个中味道至今还未体会透彻。一位诗人说真正的诗人最后一般都在荒凉的地方走投无路。真正文人的品格日月可鉴啊!“昨宵梦里还,云弄竹溪日。今晨鲁东门,帐饮与君别。雪崖滑去马,梦径迷归人。相思若烟草,历乱无冬春。”李白的《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一诗描摹了徂徕竹溪的迷人雪景。想不到我的雪旅却踩了仙人的雪迹,千百年来其实在重复着同一行脚印。只不过竹溪月夜姣好,我却无缘观赏了,实为一大缺憾!
折路返回,一路飞雪依旧,风光迤俪。我想:那最好的风景已深深地藏在我的心中了。
注:徂徕山,在泰山东四五十里处。东西长约一百里。竹溪为唐大诗人李白隐居之处。他与孔巢父、裴政、韩准、陶沔、张叔明等号称“竹溪六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