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事件”质问政府公信力
(2011-02-15 21:06:56)
标签:
墨未浓青未了文化文苑杂谈建党90周年搁浅的时光公信力响水事件 |
分类: 墨未浓的杂评 |
“响水事件”质问政府公信力
墨未浓
据2月1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2月10日凌晨2时许,江苏省响水县陈家港、双港、南河、老舍等四个镇区38个村庄和社区的近万名群众为躲避“泄漏的毒气”上演了一场“新春万人大逃亡”,有4人在逃亡中遭遇车祸死亡。2月12日,两名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刘某、殷某已被刑事拘留,另有两名违法行为人朱某、陈某被行政拘留。
看到这个消息时齐鲁大地正在飘雪,在洁白的雪地里我猛然间感到一阵痉挛,然后是惊秫,这件事情好像是电影的蒙太奇,在古老文明的华夏大地上上演。这是一场没有导演的电影,没有一定的指挥能力是不可胜任的,然而正是这场没有导演的闹剧却震惊了年味犹存的中国。政府首先要做的是辟谣,然后是给这件事件一个说法,惩治谣言制造者,进而消停这起由谣传引起的群众恐慌事件。看来这样的想法是很好的,不这样办也不行,没法给群众一个交代,至于“制造谣言者”是否冤屈,那就是微不足道的个案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反正谣言是从你那儿出的,即使是出于好心,最先告诉的是你的朋友亲戚,然后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以至于误导了劳苦大众,还造成了人员伤亡,你说不拘留你拘留谁啊?你可说出一个啊,不惩治一个也不好说啊,这样的事轮到头上就自认倒霉吧,就是有一万张嘴也不好说啊,再怎么说是为了大家的安全,再怎么说是一片好心,哎,谁给你承担呢?怎么也要找个抵罪羊才好啊!
化工厂附近的农民是深受其苦的,污染就不用说了,天天把心提到嗓子眼上,有多少个日日夜夜就这样过来了,“空气中常能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不少人家门前菜地里年年都能收获的大白菜如今一种下去就死。”一位马姓村民动情地说,自园区内的工厂陆续建起后,这种恐慌就一直在心头挥之不去。“园区就像一个定时炸弹,整天让人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事。”我终于知道心灵受到严重污染的村民为什么在谣言下舍命大逃亡了,他们脆弱的心灵再也禁不起日夜恐慌和环境给他们带来的阴影了,逃吧,即使在年味未散的新春,也要逃出这块是非之地,寻找自己精神的家园。当问到许多村民,如果还有一次这样的谣言,你们怎么办时,不少村民斩钉截铁地回答,“还得跑,我们宁愿相信这是真的,保命要紧”。我听到这句话时在震惊之余尤为心酸,政府的作为在哪里?在预防这种群体的恐慌事件时政府难道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吗?哪一句话还能引起民众的信任?这使我想到“狼来了”的故事,在公信力脆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是值得反思的时候。老百姓是经不起折腾的,安居乐业是他们基本的要求,谁也不希望生活在毒气缭绕,恐慌连心的地方。这使我想到中华传统美德,在经济日益膨胀的现代社会,美德的丧失日益严重,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层出不穷,到现在已经是不新鲜了,小学课本已经恢复国学精髓的学习,至于效果如何可想而知,根本在哪里?在基础教育还是体制,已经到了不得不思考,不得不反思的时候了。如果在恐慌发生之前把一切发生的隐患处理了,如果把污染排除了,如果把这种危险的企业搬离村民的住所,如果政府负起民生的责任,如果一些官员不再有地方保护主义,如果没有了形式主义和腐败,如果没有如果......“响水事件”还会发生吗?
手无缚鸡之力的所谓的“制造谣言者”不管是拘留还是判刑都不是事件的最终结局,要刨根问底掘出最原始的根源和玩忽职守者,在政策上有所反思,真正把民生放到重要的位置,不再回避和“亡羊补牢”,不要让老百姓再受委屈,把人民的冷暖揣在心里,还怕政府公信力得不到提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