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3.7日《山东工人报》发表杨福成先生为我写的评论

(2009-03-10 12:58:08)
标签:

墨未浓

诗歌

文化

评论

刘勇

杂谈

分类: 墨未浓发表集

闭月羞花醉千古——墨未浓诗歌印象

 

    黑就黑吧,白又能怎样
    鲜花划破了我的翅膀
    飞啊,飞啊,飞啊
    我的咏叹
    在楼群之间
    回荡
    这首诗的名字叫《蝴蝶》,它曾经让我无数次思考,我,究竟是不是那只蝴蝶?这就是刘勇的诗,值得每一个人思考。
    刘勇有一个很文人气的笔名墨未浓,因为诗歌,我与刘勇先生相识。因为刘勇先生,我对诗歌有了新的认识。
    在好多年前,人们就说诗歌死了。也的确是,在我看到的诗歌中,能够算得上是诗的实在是太少了,大都是参差不齐的长短句而已。
    但刘勇先生的诗歌不同,含蓄、隽永、深邃、旖旎……让我看到了真正的诗,真正的好诗。他的诗,可以给人带来那个可喜的消息——诗还活着。
    筋骨烙印在岁月里
    闭月羞花的坯子
    在冷色调的春晓
    飞舞着不俗的眉眼
    花香自她隆起的胸部散发
    醉了千古的饮者
    ——《青花瓷》
    多么美的诗句啊!这是一种递进的美,诗人把这种美镶嵌在诗句的筋骨里,每一个字眼都显得那么“闷骚”,让人艳羡。
    诗歌就应当是最美的文体,诗歌就应当含蓄、隽永、深邃、旖旎……
    可是什么原因,让现在的那些所谓的诗歌失去了这些元素?
    大概是诗人们都把诗看得太简单了吧:诗,不就是一二十行三五十行的长短句吗,没有规律,没有章法。所以认为谁都可以诌上几句,谁都可以称自己为诗人。
    其实,写诗最难。不是自己标榜一个“梨花体”、“杏花体”、“桃花体”什么的就可以成诗的,诗,必须要有诗韵、诗情、诗意。
    诗韵可以说是诗歌的外在表现,读起来能够琅琅上口,一派天然。诗情是诗人情感的演绎,附着于长长短短的句列之中,如影随形,让读者深陷其中,不能自已。诗意,无疑就是诗歌的灵魂了,是诗人对万千事物细察后的归纳,是诗人思想的升华。
    诗韵、诗情、诗意,都是对人世的大感悟,对自然的深呼吸。刘勇先生的诗歌之所以让人叫好,也正是集中体现了这几点。
    掩窗听雷的惊栗
    红楼遗梦的甜腻
    都付烟雨中
    一夜梦酣
    凉透了明灭的星光
    ——《雨落梦凉》
    穿越了历史时空,诗人把一切遗忘于烟雨之中,显得淡然而又沉重。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一切毫不相关、时段不一的东西,都与我们丝丝相连,都会给我们带来“惊栗”,把这些东西永远铭记还是逐渐淡忘,的确是让人两难,但其最终,将会“都付烟雨中”。这样的一个结局,让诗人无奈、世人无奈,唯有那“凉透了”的“明灭的星光”依旧明明灭灭……
    诗歌虽短,但它内在的意蕴却比小说还要深长,这也足以明示诗歌创作的艰难,决不是哪个人随口就可以诌出经典来的。
   每个真正的诗人都晓得这一点,但能够下力气去跨越的诗人,却极少。
   诗歌正在诗人们的“觉醒”中渐渐没落,诗歌的阵地也越来越小。没有了阵地,诗人们就没有了展示的舞台。没有了展示的舞台,诗人就很难再有激情。这个时候,最是考验诗人的时候。一个真正的诗人,是应当能够耐得住寂寞的。
    刘勇先生现在很忙碌,忙于公务,忙于应酬,这是当代人的生活例项,只要生存,我们每个人都逃离不了。但无论多么忙碌,刘勇先生都没有放下诗歌,他依然在坚持,依然佳作频出。
    我想,这就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了。杨福成(济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