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山东墨未浓
山东墨未浓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367
  • 关注人气:4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在《绝恋》边上

(2007-04-22 10:18:06)
标签:

墨未浓

写在《绝恋》边上

刘凌

评论

分类: 墨未浓的杂评
写在《绝恋》边上
 
刘凌
 
    这题目是套用钱钟书先生《写在人生边上》却无钱先生那种入世的从容和洒脱,而只喻示一个诗外人对诗歌的张望。
    青年诗人刘勇,在井下挥汗如雨地采煤之余,品味人生的苦甜,使其人生平添一份诗意,这诗意,汇成《绝恋》诗集。
    艺术张扬独特的个性,而抒情诗又是最富“自我表现”的艺术样式。《绝恋》抒写的完全是自己的真切体会与感受,没有去硬写自己不熟悉的内容,哪怕是很重大的题材。然而,诗又不能写成自传和日记。诗人的悲欢,应深深根植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地。每个人都应保留按个人的旨趣生活和评判的权利,却又不宜过分夸大个人的地位。个人的小悲欢应联系到升华为人类的大悲欢,所谓“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
    艺术呼唤真诚。《绝恋》满溢真挚的抒情,决无文人的的装腔作势、娇柔做作。它真实记录了作者对人生苦辣酸甜的感受。那由执著而生的沉重,由沉重而生的悲苦,或许是“绝恋”的部分内涵。但真诚和真挚,还需向“真相”、“真理”提升,让理性积淀在感性中。跟着感觉走,只能悦耳悦目,难以悦志悦神,历久传诵。
    人生与创作不管怎样沉重,艺术却不能沉重。艺术家应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贝多芬好像说过:艺术家是不哭的。使读者心潮激荡而自己却安坐如山,方显艺术功力。试读唐诗宋词,不管内容何等沉重,读来却轻松惬意。
    诗贵含蓄,而忌直露,使人“思而得之”,方是好诗。《绝恋》力戒说教,尽量诉诸意象,乃至营造隐喻,从而倍增醇厚诗意。但含蓄太过便为之隐晦。所以,严羽又主张“意贵透彻”。透彻而又含蓄,在似露非露之间,才有魅力。
    诗是做出来的,是日常语言的陌生化。但诗又不可太做。好象有人讲过:诗人在不得以的时候才动用语言。这是提醒诗人,要切近生活的本然,要以少胜多。袁枚称这种境界为“大巧之朴”、“浓后之淡”。
    《绝恋》有些诗也许自传性太强,也许过于沉重,也许含蓄过甚,也许太计较意象和语言,因而使人读了觉得有点累,不太轻松。
    但《绝恋》也不乏读了不觉累的好诗句。像“我说/不如关了那道门/你站在门的里边/我站在门的外边/沉静成两棵树/观望”(《给你》);像“你来时我正在写诗/你是那一个礼拜最优美的诗句/进入我的构思是一种不经意”(《你来时我正在写诗》);像“人生不必寻求相融与和谐/相接处是一种距离”(《相接处是一种距离》);像“我们在岸上钓鱼/其实鱼在水中钓我们/我们合上眼/世界比我们幻想的美丽”(《体验》)。抒情写意,均能由个别性上升到普遍性层次,即景会心,似不经意,淡而有味,起码,我喜欢这样的诗歌。
    禅宗有一段话,使我联想到作诗的境界:“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在我看来,第一阶段,是稚心、素心;第二阶段,是智心、情心;第三阶段才成悟心、慧心和灵心,臻于化境。其本意虽是描述成佛过程,但在哲理层次上,不也是我们的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吗?这第三境界,正是用直觉形式把握到的,感性与理性高度融合,万物一体。一刹那永恒的自由境界,能以自然天成的语言,点出这一境界,便是绝妙的好诗,不管是否押韵、分行排列。但这恐是门外谈诗的妄语了。
 
                         (摘自1995年12月19日《泰山文化报》)
 
注:刘凌,原泰安师范专科学校(现泰山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泰山研究专家,比较文学专家,泰安市拔尖人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仙人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