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2006庸诗评选

(2007-02-03 20:39:07)
分类: 墨未浓的杂评
我看2006庸诗评选
 
墨未浓
 
现代诗歌的趋势有两种极端:一是跟风复古;二是恶意口水。什么事情做的极端了都不好,伤读者的胃口。一首诗歌是庸诗还是好诗,你说了不一定算,我说了也不一定算,得要大多数人认可才好。诗歌本无定论,好诗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所以现在许多的诗歌刊物就以自己的嗜好和口味大量的批发一些“文化泡沫”似的所谓的诗歌,用极端的叙事或者铺张的声势糊弄读者的眼球或感官,试图用刺激的语言和“蒙太奇”似的手法夺取自己在诗歌领域的霸主,这是对诗歌或者说艺术的亵渎,从这个方面说,评选庸诗是大快人心的!对读者来说是一种善举,我自己把这种行为叫“诗歌315”,如果评者怀着公心,真正的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去做这件事情,则是诗歌的大幸!我主张有关学者或者权威人士不要老是吹捧一些低劣的作品,为了诗歌的振兴,认认真真地去做点实事。真希望能有一本这方面的月刊,或者就叫做《庸诗月刊》吧,精心从全国诗歌刊物中选出比较差的诗歌,大家进行评论,百家争鸣,我想是比唯心的去吹捧一个作者更有益处的!诗歌写作的适度是许多诗人所抛弃的,为了追求个性,极力去渲染气氛,要么左了,要么右了,过尤不及,这对诗歌的发展都没有什么好处的!
 
资料:
2006年度庸诗榜 :

  孙文波《与沁园春无关》

  李伟《章子怡漂亮不漂亮》

  宫玺《它们以为谁也没有发现》

  曲近《梦中新娘》

  李曙光《情诗39度5》

  刘川《刘川的自信》

  陈明《城市的故园》

  赵宗宪《想你的夜里》

  草人儿《从边缘的花瓣开始》

  陈永昌《读朱元璋一笔“寿”》

  庸诗榜诗歌节选

  ■孙文波《与沁园春无关》

  醒来,窗外雪正密密地下,

  院子里已经铺上厚厚一层

  “银妆素裹”。我想到这个词;

  同时想起烧暖气的煤已快用完,

  还在下雪,当煤用完我不是要挨冻?

  真是漫长冬天。这让我的情绪

  一下变坏,重新躺到床上

  好诗榜诗歌节选

  ■韩宗宝《一个人的苍茫》

  闭上眼睛外面的世界就与我无关了

  我要做潍河滩最安静的一个孩子

  在静静流淌的潍河边上

  看风怎样晃动那些白了头的芦苇

参与策划这次评选的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黄梵说,这些诗歌是从全国20多份文学核心期刊去年发表的诗歌里评选出来的,而且经过了初选和重选。他说:“几乎每首入选的诗歌在评委中都是有争议的,但我们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他特别强调,之所以叫“庸诗榜”而不是“差诗榜”,是因为前者仅仅是说作者的趣味不高雅,比“差诗榜”对人本身的否定程度轻得多。

  评委 :10位高校学者制定榜单

  黄梵告诉记者,评委一共是10个人,其中来自南京高校的最多,“如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何言宏,南京大学副教授傅元峰,南京大学博士何同彬。此外还有安徽师大副教授杨四平,广西大学副教授李心释,北大博士邓程等。这些人除了我和‘马铃薯兄弟’写诗,其他人都来自高校。”

  当记者询问他为什么不找一些名气大的学者做评委时,他反问道:“难道只有著名的人才有能力评选?”他认为,当代很多著名学者已经与时代脱节了。记者了解到,这10位评委平均年龄只有35岁,最小的26岁。

  目的:让诗人从人际关系中解放

  谈到为什么策划这样一个活动,他回答说,针对的主要是当下文学圈内的不良风气。“在报刊上很少看到别人写文章批评小说或者诗歌不好,无论是评论家还是作者越来越形成圈子,你说我好,我也说你好。”他认为这个评选制定了客观评选的体系,把诗人从人际关系中解脱出来。这些评委就能脱离所谓的“人际圈”吗?他解释说,大部分评委跟诗人没什么接触,“他们说你的诗是好是坏,跟他们的学术未来没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冬的信笺
后一篇:自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