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贵而矛盾的责任

标签:
杂谈 |
第一次去故宫,是我7岁的时候,除了那张站在天安门前的照片,唯一的记忆,就是我把脸紧紧地贴在玻璃上,看着故宫珍宝馆里那些闪闪发光的金珠玛瑙,产生了要犯错误的想法。是的,7岁的我未能记住皇城的伟岸和辉煌,但那幽光下的珠宝,却牢牢地刻在我的心上。再现这一幕,已是30年后,在那巍峨的紫禁城楼、一个中国皇帝的宫殿里,正在展出卡地亚三百多件绝世珍宝。那些昂贵到令人屏息的石头,曾经镶嵌于王冠和项链,戴在很多王国的君主和王后身上,还有一些用来铭刻爱情、炫耀身份、记录存亡……
在黑暗里,耳机会在你靠近某个展台时,向你诉说起一段属于珠宝的历史,从一枚宝石的出处到珠宝诞生的时代。它,将多少人生的辉煌荣耀存于己身,从此后,光华永不褪。门外,蓝天下,放眼望去,只见故宫朱红大殿,琉璃碧瓦金黄如波浪。这些价值连城的珍宝,是1983年起,由卡地亚在全球范围内,艰难地寻找回购,每一件都找得到当初它用羽毛墨水笔书写的花体档案。我不知他们要卖掉多少只三环戒和手表,才能将帝国加冕的王冠这样的无价之宝买回。但用卡地亚总裁的话讲:“我受雇于一个伟大的公司,我负有将它传承百年的责任。”这难道不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能够担负起的最美的好责任吗?曾几何时,在我们的管理字典里,只有利润、增长、市场份额、那些数字化的梦想里,所有费时昂贵的建议都被摒弃不用了,再也鲜有人用一生去捉摸制造一座看不见机芯、魔幻神秘的水晶时钟,再少有人怀着百年不灭的梦想,去建造像故宫、长城般伟大,可以树立千年见证中华文明的建筑。成本、回报,这些快速的利益追求,创造了比任何时代都更多的财富,可是,我们又能用这些财富做些什么呢?做些让千百年后的子孙,也能够在你我的成就面前深吸一口气,发出由衷赞叹的什么呢?
在王石的新书《徘徊的灵魂》里,他这样发问:一边是消耗大量能源资源的产业,一边是消逝的森林和物种,日益悬殊的贫富差异,早已失落的精神信仰……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日益飞奔的发展模式可以继续吗?何处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未来会怎样?我们又应该坚持什么?放下什么……
这是故宫卡地亚珠宝展中一座巧夺天工的看不见机芯、魔幻神秘的水晶时钟。
9月初在贵宾楼顶层露台采访布莱尔夫妇,为布莱尔夫人的新书《道出真我》举办的新书发布庆祝酒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