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爱,有明天

(2008-05-28 12:43:05)
标签:

时尚

有爱,有明天

上海恒隆广场中庭,ELLE和上海慈善基金会、文新报业集团一起,做了一个震灾摄影展,设立现场捐款箱,ELLE还竖立了一面供所有想给灾区人民祝福留言的红心祈愿墙。

开展那一个下午,自己都没有想到,忍不住,一直流泪。

第一次流泪是上台发言,说到前一天搭建展台的时候,大红捐款箱上的“捐款箱”三个字还没有贴好,就来了一个一个三、四岁的小朋友,个子还没有我们的捐款箱高,自己掂着脚尖都够不到开口,抱起了她,她才可以把小手里紧握的20元塞进捐款箱……十米之外,她的妈妈微笑着,鼓励着看着她,等着她拍着小手跑回妈妈的怀抱……

亲眼所见,那么多那么多陌生的路人,大部分是来恒隆逛街购物的时髦女孩子,在路过我们还没有完工的捐款箱时,毫不犹豫地从精致的小钱包里拿出钱塞进捐款箱……没有一个人留名,捐款箱前不断地有香气四溢……

恒隆是上海最高档的购物中心,聚集了全世界的名牌店,那一天在这里看到的,不仅有美丽的商品,更有美丽的心灵,很难不动容。

第二次流泪是湖南卫视的记者问:晓雪,你是一个准妈妈,你看到灾区的孩子,你有什么特别的感想?

泪刷地就下来,我能有什么特别的想法?!要是让我说实话,我真的想,真的想,抱抱那些孩子!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承受力有限,他们怎么能受得了一觉醒来,再也看不到自己的父母;怎么能忍受小胳膊小腿、断了残了的痛楚?

第三次流泪,是在ELLE的红心祈愿墙上,生活时尚频道的同行建议说,替你腹中的宝宝也贴一个祝福吧!我在写那张小纸条的时候,握笔的手一直哆嗦,诚惶诚恐,这是我生平第一次,以一个母亲的姿态在写字:

宝宝,妈妈希望你们能记住今天。等你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定要认真地过好每一天,尽最大努力地去帮助别人。                                         ——妈妈

当我把这张小纸条贴在我们的红心墙上的时候,泪流满面。

在这场灾难中,有多少妈妈,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着怀里的孩子,用最后的力气在手机上给宝宝留下最后的话…..

 

以下两条短信是我的两个朋友在5.12之后给我发的,一直都舍不得删,他们一个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一个是10岁孩子的父亲。

“这两天,我每天回家总是紧紧地搂着两个孩子,总担心他们在我的视线里消失。你觉得我太矫情了吧?可是我就是想搂着他们,生命太可贵了,生命又太脆弱了,我不敢看电视里废墟中的母亲和孩子,一直不敢看。我们一定要好好活着,一定要!”

“我今天出差到绵阳,绕道去了一镇办小学,垮了一半,死了4个老师11个学生,伤20余人,房屋倒塌率90%。我带去了儿子用压岁钱买的价值3000元的物品和3000元现金,,镇长集中了剩下的老师和学生,冒着小雨接受了我的捐赠,并把所有物品当时平分给孩子们。校长当众宣读了我儿子自制卡片上的寄语,场面挺感动的。”

爱心在每个人的心中,真的相信,只要有爱,明天会更好,我们的明天会更好,灾区所有受灾的朋友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好。

 

PS:已有身孕,先是害喜得厉害,5.12后又忙着做震灾的各种事情,没时间也没心情和大家分享准妈妈心得。晚一点,有很多话和女人们分享。

PS:不想再提莎朗斯通这个名字,任何语言都不足以描述我和我的同事们的气愤。从前的博文已删,大家也不必再提这个名字。

 

补充小声明:

开博两年多,今天第一次关闭评论。需要跟大家有个小交代:

我在今天的评论里,看到某匿名“新浪网友”用“...流产...”来诅咒我腹中的孩子。那个人,我不知道我哪里得罪了你,你有什么权利如此恶毒地在一个准妈妈的文字后面打下这两个字。如果你是男人,你总有母亲吧?如果你是女人,你心底若尚有一丝女性的善良,你忍心吗?

我知道博客是一个没有门窗的公共场合,我在明处,你在暗处,你可以如此不负责任地肆意撒泼,我这个主人就小心眼一回了,就先安了门窗。你若有种,自己光明正大地开个博,可以把晓雪的人晓雪的字晓雪的思想里外批判个透,但是,我绝不给你诅咒孩子的机会!

我知道,安了门窗,也把更多朋友的美好祝福或者乐于分享的不同观点也关在了门外。这一次,请大家一定理解,我就是动了怒了,被那个人气到了,又真的没时间删来删去,先让我清净几天好不?想和我说话的朋友,可以在留言区留言,懒得留言的朋友,你的祝福,我心领了!

等准妈妈气消了,再开评论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