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打电话给朋友:北京下大雪啦?朋友莫名其妙,哪呀,没有呀?你怎么想起下雪了?我说喔,大概今天听错了,好象听谁说了一句“北。。。下雪了”,也许说的不是北京是北方?
上海今天,下了那么有数的几片雪花。吃午饭前在办公室里惊呼:下雪了!结果才吃了盒饭,再往窗外看,什么都没有了……
我没有英文名字,有很多老外,发不清“XIAOXUE”的发音,索性就叫我snow。不是因为名字,确实对雪花,有特别的感情。
小的时候时髦堆雪人和打雪仗。堆雪人是比较“优雅”的玩雪行为,我就热衷于最后的装饰行为艺术;把自己的毛线帽给小雪人带上,找两个煤球让它的眼睛亮起来,有一次我还偷了家里一块布给它做了件对襟大衣!打雪仗是比较“野”的,我是那种有点胆怯怕被砸到因此也绝不主动去砸人的孩子,一般就是攥着一团雪跟着小朋友大呼小叫地装装样子。
特别怀念一群倒霉孩子在雪地里撒野的时光,好象家长们一下雪都会变得比较宽容,大概是认为和雪游戏是一种很健康的运动?
再大一点的时候,北京只要一下雪,学校和居委会就开始号召大家上街扫雪。小小的人,扛着一把巨大的扫把,上街劳动,那感觉也很过瘾,大家一边扫雪一边聊天,像放了大假。
我的小学、中学和大学同学都曾经讥笑我说:全北京最笨的居然不会骑自行车的学生!哪有北京人不会骑自行车的!——偏偏我就不会。所以一下大雪我就特幸灾乐祸,因为路太滑,家长们一般都不让孩子骑自行车上学了,一队人和我一起走着上学去
。
我的家,离我的小学和中学大概要走30-40分钟。下大雪的时候,至少要一个小时,一路走一路摔,一路咯咯笑着爬起来继续走,尽可以迟到,老师绝不会过多责难,下雪了嘛!专门喜欢找还没有脚印的雪地上去走,那才有“踏”雪的感觉,看着自己的小脚印如此新鲜地印在洁白的雪地里,那种创造感和破坏感可让人兴奋了!
喜欢早上一拉开窗帘,窗外一片雪白,觉得世界都干净了,透亮了。
现在经常会抱怨,一下雪,交通瘫痪,飞机误点……可是,心里还是盼着下雪,下大大的,大大的雪。
居然手头找不到一张自己在雪天的照片!记得我的老相册有一张,是我在大二或者大三时照的,为了追时髦烫了个很时髦的但是有点难看的卷发,穿了件胖嘟嘟的黄色羽绒服,靠着一个我和小朋友们刚堆的雪人前,乐……
旧时雪花在老照片里,老照片在老相册里,老相册在北京家里,北京家离我现在的地方有两千多公里,啊,想北京了……新旧雪花,我都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