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0后对话80后

(2007-12-14 16:07:04)
标签:

文学/原创

70后对话80后

   这是ELLE2月刊做的一个选题,三对70后对话80后。我们最新的读者调查显示,ELLE有大量的80后甚至在校大学生读者,所以编辑们特别想给现在20几岁的女孩子们一些关于初涉职场以及社会的建议,因此做了这个选题。

   70年代的观点不一定就是对的,只是说,走路过桥和淌水都多了10年,10年的经验和教训,也许可以给80后一点建议。

   和我对话的职烨,是复旦新闻学院毕业两年的高才生,在上海一家知名的报纸做记者。以下摘选了对话的一部分,全文还是看ELLE吧。

 

 

职烨:从小到大,我都是个好孩子,好学生,从市重点中学到全国重点大学,我都很受同学老师的欢迎,身边的朋友都属于一个话语体系,每天有说不完的话。可是工作后发现大部分人不是这样,满口粗话,却很吃得开。我似乎成了异类,感觉被孤立,有种很强的失落感。

 

晓雪:我和你一样,从小接受的都是好女孩教育。30岁的时候我才明白,这个世界不是只有我这样的才是好女孩。我是好的,她也是好的,所以我得到宠爱,她也可以得到宠爱。虽然她满口粗话,可是她大大咧咧的性格也很有魅力,只是我们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已。80后的独生子女由于从小受到的都是宠爱,容易过于自我,其实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是人生中很大的快乐。

 

职烨:从前在学校读书,我很明确: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如果我努力了,我可以预料到最后的成绩。工作后感觉力不从心,我如果太努力,反而会听到别人的嘲笑,“你这么卖力干嘛?”我努力采访后的报道,似乎也并不受领导的青睐。难道像他们一样才是应该的?

 

晓雪:在学校只要你明确目标努力,就能得到成绩上的回报。而社会则不同,社会需要各方面的积累,需要的不只是你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结构。你要想做成一件事,决定的因素可能有很多,而你不能放过学习其中的任何一种。我工作的第一年就学习怎么和人吃饭,说话,怎么和同事、客户相处。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成功的人只是比别人更坚持了一点点。

有时候,就是比别人多的那么一点认真就让你获得了成功。你觉得自己写的报道没得到领导的注意,那就坚持继续写好的文章,坚持十次好报道,一定会引起领导的注意。

 

 

职烨:如果觉得一份工作没什么可以让你学习的时候,是否应该跳槽?

 

晓雪:我和你想问题的方法完全不同,我老是能发现可学的东西。今年我们做12ELLE,明年还是12本,但是我就给自己制定了目标,如果说今年的杂志可以打85分,那么我要让明年的这12本达到95分,为了这10分我可以花很多时间学习很多东西。有时候,仅仅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就会改变一个人的职场观。从现有工作中找到乐趣,就会带给你成就感,同时这是职场生活很重要的能力,找到乐趣才会有激情。

 

  拍照片的时候,摄影师刻意让我们两个都光着脚,说我们光着脚的感觉“很自然”,在上海的秋天,有点凉。职烨穿着白衬衫和牛仔裤,我在两个小时里一直在唠叨她的衬衫熨得不够平,我跟她说,没办法,我是70的,还是处女座,事儿多,追求完美,哈哈……而我从80后身上看到的,是自己身上已经在减少的冲劲儿,是20几岁特有的活力,是她们从十几岁就开始和世界互联网对话而拥有的宽阔的视野和大胆的想象力......还羡慕她们一点粉都不涂也同样光彩照人的青春的皮肤,穿着牛仔裤横挎着一个大帆布包顽皮随意的状态......

    感谢现在定居上海的韩国摄影师MARC(他说一口流利得不行的中文!),给我和职烨抢拍了这一张生动的照片!

 

 PS 红地毯的臭美照片,还没到我手里呢,要周末再给大家贴出来,“惊艳”是很“惊艳”的,嘿嘿!敬请期待70后对话80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