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15年,这个元旦有热情的同学号召了一场大学同学会。
15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样子,甚至品性。但是很奇怪,在一瞬间,我觉得自己连说话的口气都回到了15年前……我们班是大班,44个人,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当年我们的班主任在某一年的红五月歌唱比赛特别创作了一首歌《44颗星》J,我现在还可以依稀记得附歌部分的旋律很是气势磅礴。
这次聚会在组织者数天的电话、短信、MSN的强大联络攻势下,一共到了22个人,已经是历史上同学聚会最多的一次了。44个人中有6、7个人已经定居国外,有6、7个不知下落,还有6、7个本来说好了要来,结果最后一分钟因为父母或者另一半的父母住院生病、或者孩子发烧而临时没能赶来。
于是大家从“人近中年”开始感慨,可以这么巧,要来没来的同学连“请假”的理由都如出一辙——所有35岁上下的人都经常面临的问题:父母和孩子。
15年里,有人一直都没有换工作,有人一直在换工作;有人结婚,有人离婚;有人自己创业做了呼风唤雨的老板,有人过着朝九晚五大机关小公务员的平静生活——生活方式的不同完全不影响大家感情的交流。22个人挤在一个巨大的圆桌上轮流交待“个人问题”J,像上学时一样,大家起哄,拍手,拍桌子,干杯……
大学时代学文科的孩子经常“为赋新辞抢说愁”,喜欢把“似水流年”“往事如风”之类的词挂在嘴边或者写在日记里,现在往事真的如风似水地过去了,曾经的豆蔻年华永远不再,只剩下相册里发黄的相片,记忆里发霉的故事,和永远不会发黄或者发霉的友谊。
翻出老相册,找出这张17年前的照片,是我们宿舍8个女孩在大二时去北京八大处春游时照的
J!(你可以认得出17年前的我吗?J)(1月11日更正:刚看到208“死党”之一给我留言说我该去吃“脑白金”了,这是在我们校园里拍的,不是在什么八大处,哈哈,真是太多年过去了,记忆真的发霉了)宿舍里四张上下铺,8个女孩叽叽喳喳一起1000多个日夜,那是什么样的难忘的闺中生活!宿舍的号码是208,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208”一直都是我们8个女孩的沟通“密码”,大家都相信,这个“密码”在我们各自完全不同的人生中,将一生有效。
人生有些东西,需要存放在你心里最安全的一个角落里,不要让诸如金钱、名利让它变得势利。它像一个小小的暖手炉一样,什么时候拿出来,都是滚烫的,随时可以温暖你——例如大学同学的感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