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可以杀死纸媒?

(2009-10-13 15:43:58)
标签:

kindle

dx

纸媒

网络媒体

杂谈

分类: 杂志术

                    

     纽约某著名报纸的专栏作家凯丽每天都在用笔记本电脑处理文字与情感,但在与心爱的人分享终极价值观的时候依然将票投向了书籍,她说,我喜欢《伟人情书》的纸张所散发的独特气息。女人在床上说的话,你至少可以不用怀疑。

     以上是电影《欲望都市》中的一个片段,也浓缩了“阅读丰饶与阅读贫困”(《越读者》,郝明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时代中人的茫然。

     的确,印刷术的功能在经过电视威胁、互联网胁迫、电台架空以及手机戏弄之后变得模糊起来,纸张所延伸的阅读行为还具有高尚的含义吗?印刷文字能提供阅读者抽象思维的能力,电视负责用声色光的手段欺骗你的智慧,互联网负责用信息压迫你的神经,电台给你耳朵提供服务,却无关乎思考,至于手机,谁会面对这样一个通讯工具去发呆呢?可以想见,培根所言“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哲学使人深刻…”等等都是以印刷术为底料。

      《纽约客》上富于哲理的短章、睿智的社交谈资、优雅的辩词,只在纸面上熠熠发光,在任何其他场合,它们都水土不服。创办出《纽约客》杂志的美国人一直在试图寻找一种介于纸面阅读与电子阅读之间的介质。以电子商务著称的亚马逊公司在2009年5月推出了Kindle DX,屏幕尺寸接近大16开杂志,可以支撑PDF文件,适合阅读报纸和文字信息如小说、评论等,可以无线方式及时更新报纸信息以及下载小说。最革命性的贡献在于这种阅读器不靠电子发光,只要有光线就可以开屏,类似现在司空见惯的太阳能计算器,阅读者不用担心眼睛受到伤害。          

http://img2.zol.com.cn/product/30_500x2000/174/ceSDPH47NmvYg.jpg  

     相比于超市和百货公司,书店显然是人们较少光顾的场所,“一次只购买几本书,去的意义不大”,这是人们通常的表态。Kindle DX拿掉了人们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它内置了200本图书,还可以经常更新。489美金就能拥有一个移动的小型图书馆对一般读书人而言近乎奢侈了,同时阅读也变得轻而易举,不过,阅读的便捷在多大程度上能促使阅读者保持连续的阅读心态呢?

     Kindle DX的阅读与书本的阅读能够完全等同吗?人在面对机器和纸张时的情感究竟存在怎样细微的差别呢?这些差别重要吗?人们目前还无法回答上述疑问。可以肯定的是,郑重的阅读逐渐消失,浅尝辄止的、浮光掠影的阅读正在成为我们的下意识,这一状况迫使我们的判断变得轻率起来,我们的言语比牛粪还要干燥。

     据说,Kindle DX推出后,实体书的销售量增加了15%,这倒是意料之外的新闻。看来新技术也未必总是在摧毁我们的财富,或许也在试图重新发现传统财富的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