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媒体bug录(之六):《三联生活周刊》唐突古人

(2007-06-11 07:40:17)
标签:

三联生活周刊

错误

田长霖

百人会

元稹

悼亡诗

分类: 《媒体bug录》
 媒体bug录(之六):《三联生活周刊》唐突古人
 
 
                                                    双鱼一生
 
 
    200764《三联生活周刊》第120页王娜、于萍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帮要混》,有云:美国的华人组织“百人会”“入会资格十分严格,必须由会员推荐,经其他所有会员审核过关之后才会接纳,人数控制在百人左右,目前包括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田长霖、美国首位华裔州长骆家辉、雅虎创办人杨致远等。”
    我看到这里真是哭笑不得!田长霖先生是我尊敬的长辈、也是美国历史上首位黄色脸孔的名校祭酒,我还有幸和他在不同的年度、不同的城市吃过几顿难忘的饭,对这位“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的小个子”(美国媒体的说法)和他那带有独特的中文口音的英语印象极深。但田先生——全球华人尊敬的Chang-lin Tien——已早在20021029日于美国加州旧金山附近红木城的一所医院中去世了,享年67岁,他怎么可能是“目前”百人会的会员呢?百人会既然“入会资格十分严格,必须由会员推荐,经其他所有会员审核过关之后才会接纳”,骆家辉、杨致远等人又怎么会推荐一位已经作古的长者作为会员呢?希望《三联生活周刊》的文章事实审核也要“十分严格”才是,少闹些大变活人、唐突古人的笑话!
    同期杂志第126页朱伟《有关品质》专栏写的是《元稹诗》,他说:《夜间》诗“后半部却无发展,结尾‘孤琴在匣,时迸断弦声’的意境也显得弱了。”首先,朱伟把诗的题目搞错了,这首有名的悼亡诗明明叫《夜闲》!诗中所言,皆孤鸾独处、物是人非之感;陈寅恪认为此诗当为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秋所作,他大概是根据韩愈《昌黎集》卷二十四《监察御史元君妻京兆韦氏夫人墓志铭》中“年二十七,以元和四年七月九日卒”的记载作出的判断。另外,《夜闲》是典型的五言诗,怎么会突然出现“孤琴在匣”这样不整齐的四言句子呢?其实,结尾应该是“孤琴在幽匣,时迸断弦声”!这么明显的错都看不出来,编辑也太弱智了吧?
    再看朱伟引用的元稹《会真诗三十韵》:“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稍有古典诗词修养的人就会看出问题来——“肤润玉肌”这一句根本不押韵呀,而且又把五言减成了四言,元稹不至于这么不通吧?原来,此句全文是“肤润玉肌丰”!这才像首艳诗的感觉嘛。
    悼亡诗弄错了,艳诗也弄错了,本以为这篇文章的错谬应该告一段落了吧。没想到,朱伟连写景的诗也引错了——且看他引的《晚春》:“昼静檐疏燕语歌,双双斗雀动阶尘。柴扉日暮随风掩,落尽闲花不见人。”我这样对诗词“语感”极好的人,读到第二句就读不下去了,因为知道肯定第一句的“歌”字错了,不仅语意狗屁不通,连韵脚也全乱啦!读此文时是在西安南新街德邻酒店的房间里,苦于手边无书可查,故而无法得知正解。回北京后翻阅扬州诗局本《全唐诗》,终于在第四百一十一卷找到了答案——“昼静檐疏燕语频”!元稹是要用“燕语频”的节奏来反衬“昼静檐疏”的寂寞啊,此处着一“频”字,境界全出!
    尤其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朱伟在该文末尾还附上了关于元稹诗的“荐书”单子:“杨军有编年笺注,包括注释与集评,三秦出版社。点校严谨还是中华书局的冀勤版。周相录另有年谱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我就搞不懂了,该文作者朱伟或者该文责任编辑,既然你们手中有这么多可资查对的好书,为什么自己不先行“点校严谨”一番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