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12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试题点评(5月7日)

(2006-05-08 22:50:58)
分类: 《青歌赛试题集释》
 
 
 
 
 
第12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试题点评(5月7日)
 
 
 
 
第1题   
 
1、国际奥委会总部位于(         ),奥林匹克日是每年的(        )。
(选手答不出来。正确答案为“瑞士洛桑,6月23日”。)
 
3、 请听音乐,然后回答问题。(播放《女驸马》录音)请说出这位艺术家的名字及这段唱段属于哪个剧种。
(选手答“严凤英,黄梅戏”,正确。当天傍晚对题的时候,我拿余秋雨先生打趣曰:“要是选手答这位艺术家是马兰怎么办?”秋雨先生答曰:“我就说,谢谢你的好意,但我和这位艺术家没有一起生活过,而且,因为当年录音技术的局限,我觉得似乎马兰唱得比这个要好听。”)
 

第2题  
 
1、请按照头尾相接的规则,将成语“绝处逢生”续接两个成语,可同音不同字。
(选手答:绝处逢生—生如夏花—花开花落。想不到选手这么熟悉泰戈尔的诗歌或朴树的音乐,但“生如夏花”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也不能算成语。“花开花落”勉强算是个“准成语”。)
 
2、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播放视频片断)请说出这首钢琴曲的曲名及曲作者。
(选手答“《致艾丽丝》,贝多芬”,正确。)
 

第3题   
 
1、今天是5月7日。1861年的今天,有一位诗人诞生,他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他的代表作包括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请说出他的名字和国籍。                     
(选手答“泰戈尔,印度”,正确。余秋雨先生曰:泰戈尔本人到过北京,当时的翻译是徐志摩和林徽因,可谓俊男靓女的组合,他们三人,构成了一幅完整的东方图像。目前,东方文化如何获得全世界的认同,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泰戈尔和他的诗歌就是一个范例。老夫以为,秋雨先生还应该提到徐悲鸿为泰翁画的那幅人像。)
 
2、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播放《金蛇狂舞》flash)请说出这段民族器乐曲的曲名,并选择其改编者。 
  A、聂耳   B、冼星海  C、贺绿汀
(选手答A,对了一半,因为她没有答出“《金蛇狂舞》”。该选手自己说,因为她是来自云南的,所以看到了“聂耳”这个云南同乡,就兴奋得不得了,连该题有两问都忘记了!可爱!)
 
 
第4题  
 
1、美国历史上有一位总统在他著名的演说中,提出了“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的理想,请问这位总统是谁? 
          A、Washington      B、Lincoln    C、Clinton
(选手答B,正确。该选手笑言:昨天晚上准备比赛时,刚好在某本《疯狂英语》书上见到这句话。余秋雨先生曰:林肯的这句话之所以能流传后世,是因为他只用了3个寻常的介词,就把政府和人民的理想关系轻轻松松地交代清楚了。CCTV领导事后转告我,像这样的关于美国政治与总统的题,以后请不要再出了。我跟秋雨先生提及此事时,他也表示难以理解。)
 
2、请听音乐,然后回答问题。(播放视频片断)请根据音乐的节奏唱出节拍。
(选手的节拍唱得一般。)
 
 
第5题   
 
1、紫外线是指在电磁波谱中位于紫光和(        )之间的电磁辐射。
  A、死光     B、红外线       C、X射线 
(选手答C,正确。余秋雨先生说:祝贺你。接着,秋雨先生又说了几句题外话:为什么这几天来,对有些选手的回答,我只讲“祝贺你”或“很遗憾”这么短的评语呢?大概有3种可能:其一,我自己怕讲不好,像这样的环保或科技话题;其二,答案本身太明确,无可置评,如几月几号之类;其三,是想让出时间来对具有丰沛文化意蕴的东西多讲一些。老夫联想到,秋雨先生答应邀请、出任青歌赛综合知识评委时,即已明言:我是把它当作一次全民文化仪式来看待的,因为只有CCTV这样的平台,只有青歌赛这样的娱乐包装,才是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氛围里宣讲文化的最好时机。)
 
2、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播放老鹰乐队视频)请说出这首歌曲的歌名及乐队名称。
(选手答不出来。正确答案为:《加州旅店》,老鹰乐队。)
  
 
第6题   
 
1、(      )国的勃朗特姐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学家庭之一,1847年,姐姐夏绿蒂·勃朗特出版了代表作《简·爱》,而妹妹艾米莉·勃朗特也出版了代表作(       )。
(选手答对了“英国”,却将“《呼啸山庄》”答成了“叶塞尼亚”,搞得全场为之喷饭!余秋雨先生曰:勃朗特姐妹和勃朗宁夫妇这两个文学家族,组成了19世纪英国文坛的主干。)
 
2、请听音乐,然后回答问题。(播放两段音乐)请说出这两段音乐的演奏乐器。            
(选手答对了“大提琴”,却把“长笛”误答成了“笛子”。徐沛东评委为难地说:我怎么给你分呢?“长笛”确实是一种“笛子”,但“笛子”在我们的语言里边又有特定的指称。选手若无其事地说:“那就给一半分吧。”徐沛东立即正色道:“一半?不可能!”满堂哄笑。)
 
 
第7题  
 
1、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播放电影《特洛伊》片断)刚才的电影片断展现了一个著名的战争计策,请问这一情节出自哪个国家的哪部文学名著?
(选手答“古希腊,《荷马史诗》”,正确。余秋雨先生曰:世界上许多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史诗,包括你们藏族。历来,对荷马史诗其人其作的争论不绝于耳。但1871年,德国有个业余的考古学家叫谢里曼,挖掘出了荷马史诗的遗迹,其在欧洲引起的震动,不亚于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2、在音乐术语中,VJ的含义是:  
  A、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   B、电视音乐节目主持人    C、音乐制作人
(选手答B,正确。)
 
 
第8题    
 
1、唐代诗人中,有“大李杜”和“小李杜”之分,“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请说出“小李杜”是指哪两位诗人?    
(选手答出了“杜牧”,但将“李商隐”误作了“李贺”。余秋雨先生曰:历史上合称“李杜”的人物有七、八对,但只有李白、杜甫和李商隐、杜牧这两对是诗人,其他都是政治人物。“小李杜”比“大李杜”约晚一个世纪,属于晚唐,以诗作的风流情致而著称,自成一脉,所以前人有云:“两样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
 
2、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播放《贝隆夫人》视频)这是电影《贝隆夫人》的插曲,请说出歌曲名称及演唱者。 
(选手答:《阿根廷,别为我哭泣》,麦当娜。正确。)
 

第9题    
 
1、请说出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哪两位皇帝当政时的局面。
(选手居然答:朱元璋,李世民。错误。正确答案为: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2、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播放视频片断)这段音乐的标题叫《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请说出它的曲作者,它属于哪种舞曲形式?      
(选手答出了“圆舞曲”,没有答出“约翰·施特劳斯”。)                           

第10题  
 
1、这是某个国家的轮廓图,其中,A是世界著名的大堡礁,B是该国首都。请说出该国家及首都的名称。  
(选手答:澳大利亚,堪培拉。正确。余秋雨先生曰:许多外国首都像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一样,设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城市,这就形成了非常有趣的政治地理学。)
 
2、请听音乐,然后回答问题。(播放音乐)请说出这首民歌的歌名及主要流传地区。                           
(选手答:《黄杨扁担》,四川。正确。比赛直播之后,老夫收到来自重庆方面的许多意见,说《黄杨扁担》是重庆民歌,要求青歌赛组委会在电视上更正。此意见被老夫驳斥了回去:重庆地区有人唱这首歌不假,但川菜、川剧等,重庆更是一直就有,能因为重庆变成直辖市了,就说成渝菜、渝剧吗?别以为行政上被划出四川,文化上也被划出四川了!格老子不答应!附言,老夫并非四川人。)
 

第11题  
 
1、下列关于成语“百步穿杨”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百步之外射穿杨柳叶子,形容箭法之准
  B、走了百步才穿过杨家岭,形容山势险峻
  C、百步之外射穿了杨六郎,形容敌人凶残
(选手答C,错误。正确答案为A。余秋雨先生安慰选手说:这种反映冷兵器时代的成语,答错了也没什么要紧。成语分两类,一类在当代依然有生命力,另一类可能会在阅读时碰到,了解它的大概意思即可。)
 
2、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播放视频片断)这是歌剧《魔笛》中的著名咏叹调,请说出它的所属声部及歌剧的曲作者。     
(选手答不出来。正确答案为“花腔女高音,莫扎特”。)
  
  
第12题  
 
1、《伪君子》、《吝啬鬼》等作品,都是欧洲一位喜剧大师的代表作,请说出他的名字及国籍。  
 (选手答不出来,正确答案为“莫里哀,法国”。余秋雨先生对选手说:我知道你们来自深圳华侨城民俗文化村,我在深圳和你们是邻居,但邻居归邻居,分数还是不能给。莫里哀虽然是一代喜剧宗师,其人生的结尾却是个悲剧——他真的死在了舞台上。因为当他在舞台上犯心脏病倒下的时候,观众全然不觉,都以为他在演喜剧,待到最后发现真相时,抢救已经来不及了。老夫不敢苟同秋雨先生的意见——恰恰相反,莫里哀作为一个戏剧家,死在舞台上,应该算不上什么悲剧,或许还应该算是一种理想的死亡方式。)
 
2、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播放录像“京韵大鼓”视频片断)请问这首歌曲借鉴了哪种曲艺形式?并说出她的艺名。
(选手答不出来。正确答案为:京韵大鼓,小彩舞。)
 

第13题  
 
1、 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瓷器作品《白瓷孩儿枕》,它是烧制于(     )代的定窑。
        A、唐    B、宋    C、元   
(选手答B,正确。余秋雨先生曰:这件瓷器作品看似雕虫小技,但它却蕴含了瓷器与中国的关系这一重要历史主题。因为,在曾经的外国人眼里,瓷器就是中国的代名词。秋雨先生说,他很奇怪古人为什么用这么硬的东西来做枕头,也许,古人从精神到身体都比我们强壮吧。)

2、请听音乐,然后回答问题。(播放《什锦菜》)请问这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名是什么?
(选手答“美国,Jambalaya”,正确。标准答案为“美国,《什锦菜》”。通过青歌赛,老夫再次认识到了一个“墨菲定律”——凡是你担心可能会发生的,就一定会巧合地发生。当天傍晚核对题目时,我就跟主持人董卿说,也许选手会答出英文歌名,并把英文歌名逐字母地写好了交给卿妹妹。谁知,晚上抽到这道题的,居然真是美国回来参赛的一对“Twins”!)
 
 
第14题  

1、 这座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坐落在世界第一长河的河谷,请说出这条河流及其所在国家的名称。
(选手答“尼罗河,埃及”,正确。余秋雨先生提醒大家注意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的表情,似笑而又非笑,其神秘复杂程度,与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堪有一比。)
 
2、请听音乐,然后回答问题。(播放音乐)请说出这首歌曲的曲名,并选择词曲作者。
  A、安娥  任光   
  B、刘半农  赵元任 
  C、田汉  聂耳
(选手答“《教我如何不想他》,B”,正确。)
 
第15题  
 
1、这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一座中国古城,它兼具水乡和山城的景观特色。当地有黑龙潭、五凤楼等名胜古迹。请说出该古城的名字,和当地的主要少数民族。     
(选手答“苏州,壮族”,错误,引起一片嘘声。正确答案为:“丽江,纳西族”。)
 
2、请听两段音乐,在歌曲停止后续唱两个乐句。 
(两首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和《涛声依旧》,选手都唱得很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