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首插播的慢歌

(2006-09-11 19:50:41)

 

尾声:一首插播的慢歌(代后记)

 
(1)

故事讲完了。
夏天好像也是要过去。
和写《左耳》时的感觉完全不同,这一次,我好像是坐在花园里写的,周围有鲜艳的色彩,浓烈的香味,还有一颗一切安好的心。
这一回,他们说,饶雪漫好像没有让我们那么痛了。
那是当然。
我们需要一剂药,藏在文字里,抚慰我们的大大小小的伤口。
于是,庄小勤,小米,小朵, 还有许悄悄,就这样从书里走出来,和我们一起,同呼吸,共命运。
于是我常常这样自恋地想:饶天才就是不一样噢。

   (2)

8月25号,儿子开学。小学一年级的新生,背着大大的书包,带着他的新手表,走进校园的大门。
我目送他的背影,坐车赶往机场,飞赴天津的签售。
套句最老的话,时间过得飞快,宝贝一瞬间长大,他会越来越大,我会越来越老。有时候,我也会抽空想想,不知道自己老了后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还是这样,和一大帮朋友一起,守着自己的小小理想,不开心的时候拼命听歌,开心的时候忽然笑起来。
宝贝常常问我,妈妈,什么时候你才有空替我写一本书?
恩,这是个有点难回答的问题。
或许,等你长大,妈妈所有的书都是写给你看的呐。(呵呵,这真是个全天下最狡猾的妈妈呢。)

(3)

但是我真的没有偷懒啊。
写完《左耳》后我一直都在忙,只是我一直在欠债,欠N多专栏,欠儿童小说,欠一场又一场的活动。《十年》根本就是一本预料之外的书,一开始,我们只是打算做精选集,把这些年最好的东西结集,呈现给读者。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最后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一本新书。我给它们一个新的概念:疗伤。
因为我见过这样一个失恋的女孩子,我陪她在咖啡屋坐了两个多小时,她一直没有吃东西,把自己缩在沙发里,好像一个易碎的容器,轻轻一碰,就是一盘散沙。
我是一个擅长表达的人,可是在最关键的时候,我却常常无语。
无语的时候,我就写小说。
我希望你们读这四篇小说,读这四个女生的时候,会明白我的意思。
年轻的爱,不过是一场过敏,季节过后,红斑退尽,我们依然有最光洁的容颜。

(4)
接着说这本书的别册,这次的别册是我感觉很棒的东西(居然可以有两个印张,简直是超豪华噢)。我们给出的内容是很多的,我自己读起来,也会感觉新鲜(所以说,我们机构的女生们简直是了不得哇)。因为私底下,我是一个很懒散的人,从不收集跟自己有关的东西,最过份的是有些书出版后自己最后一本都没有留下。什么媒体报道,活动照片,获奖证书,他们跟我要的时候我死也找不出来。
所以,别册做出来的时候我是很满意的,应该是给了自己的过去一个总结,感动大过惊喜。
至少,这些努力都没有白费。
至少,有很多的架没有白吵。
有很多的人,没有白白认识。

(5)

最后说回这本书里最炫的东西:附赠的电视小说《左耳》。
这回我的出版商B哥是个很“牛”的家伙,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钱不是问题”和“凭什么呀?”,钱不是问题的他不知道凭的是什么很爽快地决定投拍《左耳》电视小说,随他的书送给所有读者。有人给钱了,接下来就是怎么拍了。两本书要浓缩成一小时的短剧,该怎么办?一点不懂戏剧的我只好向高手们一一请教去,此时,幸得“老妖八八”出手相助,提出电视小说这一全新的概念,用“小耳朵”的独白贯穿全剧,再加上绝顶聪明的悄悄飞速的“领会意思”,终于一切OK!
八月的南京热得像个蒸笼。《左耳》剧组在南京开机的时候,正是火炉南京最热的几天,室外温度超过40度。忙完海选后,我缩在家里赶稿,把丁丁,悄悄,海燕,刘文全赶到剧组去帮忙,从最初的海选到最终拍摄成功,这四位女将顺利完成了从“完全不懂”到“十项全能”的质的飞跃,实在可喜可贺!
后来被她们逼到南京去探班,正好遇到拍小耳朵、张漾、许弋在墓地的一场戏,所有的伞护住机器和演员,我、制片人、导演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愣生生地站在雨地里挨淋。等到拍完,雨停了,阳光万丈。据说很多剧集里的雨都是人工的产物,而我们短短5天的拍摄,居然就在需要雨的时候来了一场雨,现在想想觉得很神奇。
所以说,其实,我一直都很好运。

(6)
噢,总之,这是一本还算不错的书。
在繁华的音乐后,一首精心插播的慢歌。
我要谢谢的人很多,谢谢慢慢长大的宝贝童,是你让我学会读懂光阴,学会担当责任。谢谢雪漫创意机构里所有的妹妹,曦若、悄悄、茉莉、海燕。谢谢B哥,谢谢RENE,谢谢丁丁,谢谢李敏老师和黄华导演,谢谢左耳短剧里所有的帅哥和美女。
 
最后谢谢所有买这本书的书迷。希望我们的努力,大家看得见。

雪漫
2006年8月25号写于上海航空公司南京飞往北京的9155航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周末
后一篇:失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