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致青春白鸟心语育儿 |
分类: 馨香一两瓣 |
离别季,主妇致青春
4月26日,《致青春》上映。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小说原著,好几年前买的。
因为看过作品,因为王菲的《致青春》MV,因为80后的各种怀旧心理,
4月29日中午仨女人乘午休时间相约致了回青春。
知道情节,看剧时就一直在观察电影和小说的对应关系,
电影对小说展现得如何,哪些情节是改编的等等,
最喜欢的是郑微和陈孝正水房分手那场戏,
后半部分改得面目全非,不喜欢。
喜欢郑微的声音,她说“青春是用来怀念的”。
同行的一个女银哭了个天昏地暗,泪点比较低。

“有一种追求叫郑薇,有一种暗恋叫张开,
有一种后悔叫陈孝正,有一种错过叫林静,
有一种隐忍叫阮莞,有一种无奈叫许开阳,
有一种现实叫黎维娟,有一种尊严叫朱小北,
有一种喜欢叫你神经病啊,有一种疯狂叫青春!”
5月的那几天,不断在微信上看到朋友晒出《致青春》的电影票。
全民致青春,以电影的名义,忆自己的往昔。
因为青春是如此美好而残酷的字眼。
接踵而来的六月,毕业离别季。
很多个早晨进校门,大四的学生们热闹着拍毕业照。
生活区门口,收废旧物品的小贩推着三轮车守候着,学生拎着大袋的书论斤卖,
大学的时候,有时间、没钱,很想早点逃离学校,
毕业虽是一个结束,但是一个新的起点,感伤也掩不住兴奋,
而今毕业九年整,那段回不去的略带压抑的时光,却觉分外闪亮。

虽不是一个毕业整年,但“2013”爱你一生,也好的。
讨论了半天,热闹了一阵,最终因地点没定而作罢。
高中同学大部分在家乡,对于我而言地点不熟,只定时间定不了地点,新策划暑期一开始再办。
但乘端午放假,我们自己寝室的几个妞,还是小小地聚了一下,方式选择了回高中学校缅怀。
离开十三年,学校已经改变,当时的主教学楼还在,可惜卷闸门把关上不去,
当年的操场已经杂草丛生,我们居住的老寝室踪迹全无,大家凭着印象讨论着在哪里,
讨论哪个位置当时是什么,食堂、浴室、打开水的地方、厕所……
最后一年居住的寝室还在,已经改成办公点,居住的那层也无法上去。
当年的凉亭还在,油漆斑驳、自有味道,紫藤花架,已无处可觅。
不管怎样,这一片小小的地方,是我们这一班人17-20虚岁最美好青春度过的地方。
在全校师生的加油呐喊声中跑完了800米,
还记得每到夜深人静,操场上总有一些小情侣绕着跑道走一圈又一圈,
还记得初夏时光,和室友坐在围墙上互诉心事,身边有萤火虫飞过……
一边是男生,一边是女生。
没有盥洗室,刷牙站在走廊上,没有卫生间,睡前上厕所结伴而去。

教学楼,这个带点古色古香的设计味道还是不错的。
我们该是顶楼最东头的那个教室吧。
三年的时光散落在这么一个小小的校园内,于是每一个地方,都有我们难忘的情节。
因为时间的久远,我们几个的记忆常常是打架的,但记得一些细节就足够:)
站在教室的走廊上,是看楼边篮球场的好位置,
当年那个樱木花道似的校篮中锋,如今又在何处呢?
油漆斑驳的味书亭,第一张图就出自这个小亭。

校门口是贯穿小镇的母亲河,曾经我们也会沿着河边长长的林荫小道一直走一直走,
也曾经在路边野炊过,有逍遥童鞋的两张图片都是河边所拍。
如今靠学校这边的林荫道已消失不见。
*********************************************************************************************
高中和大学的分割线
大学毕业9年,同学基本都已拖家带口,已经好一段没参加婚礼。
不过这个端午节,先是参加了当初婚礼没办同学的一场宝宝周岁宴,再是婚礼一场,
遇到毕业后没再见过或见过一两次的同学,分外开心。
基本都带着孩子,小的刚刚过周岁,大的上幼儿园中班,
忙孩子的一顿饭都没好好坐下来过,大一点的宝贝席间能跟你N次碰杯,
大家欢聚一堂,笑意晏晏。

对每一个人来说,因为学生时代的纯真和美好,
才会在遇到同学时由衷地开心和喜悦。
毕业十年的同学会,也好策划起来罗!
好吧,所以,我真的很忙:)

六月真是相聚的季节。儿童节,RC学院在杭同学拖家带口小聚。
原来就算平常我们各自忙碌,聚到一起依然能相谈尽欢,
绕不开的孩子话题,热点事件交流,女人们八卦下同学近况……一顿饭,可以吃N久。
6月,虽是离别季,但对于我们这些离开很久的人来说,是相约季。
拖家带口致青春,一起高歌《友谊万岁》!
PS:其实我不钟情黄色,四只小熊是亲子装,端午的那件纯家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