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所谓放养,就是让动物离开人类的掌握,脱离家庭养护、圈养,回归到大自然中,让它们更具有本质的生存状态。”
育儿路上,也有一个词:“放养”孩子。我的理解,从环境上让孩子到更广阔、更自然的天地中成长,在教育上,给予孩子广泛的自由,少约束,多放手。
我们基本是被放养的一代,但轮到我们做父母,在接受各种各样育儿知识和信息的前提下,在目前生活环境的局限下,我们想放养,又不敢放养。
我们在广阔的天地里无忧无虑地玩乐、游戏长大,春天时从老泥墙房子的泥洞里抓蜜蜂,夏天逮知了、钓龙虾、摸螺蛳,秋天我们跟着大人一起感受田野里丰收的喜悦,冬日我们不觉得严寒,因为家门口就是温暖的阳光。我们还有很多很多记忆犹新的游戏,踢毽子、跳皮筋、甩洋片儿、挑花绳、丢沙包……
然后我们学习、高考、就业,为拿到一张通往大中城市的通行证,为自己及家庭谋求更好的生活。当我们终于在某个城市立足生根,安下一个家,拥有自己的孩子,但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却越来越疑惑,这钢筋水泥城市中的空中阁楼,真的是我们及孩子所需要的吗?城市的相对便利和配套设施的相对完善是我们所需,但那方狭小空间的无根无着、憋闷少阳又让人心生遗憾,不管是电梯或楼梯,每一次带孩子脚踏实地到户外,都得费一番周折。而若是在老家,出门就是广阔的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户外活动。
“放养”孩子,我们心中所想。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在户外活动,带孩子多接触自然,这是我们现在为人父母者积极在做的。我们所能利用的,也无非是这些了:
1.小区及周边
小区的草坪虽然不大,树木也未成林,但也满足了平时里带娃出门散步的需要,若时间充裕,可前往周边公园或绿化环境不错的场所带娃呼吸新鲜空气。
2.农村
离开城市,带孩子亲近田野、触摸泥土,不用怕脏,任孩子在泥地里摸爬滚打,似乎看到小时候的自己。若家不在农村,节假日也可去周边的农家乐感受下田园之乐。
3.旅游
旅游育儿,MS也是这两年的新名词,看到一对父母从孩子几个月开始就带着她徒步旅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游让孩子增广见识,领略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感受自然的风光和人文的魅力,从小习惯旅途奔波的孩子,估计抵抗力也杠杠的。每年带孩子尽可能多去些地方吧!
不过这些个放养,主要围绕养育,等到孩子稍大一些,在教育问题上,真正做到放养,该是更需要我们关注和学习的。
10月5日,在老家的逍遥。
房子建在田野中,桑地、菊花地、稻田连在一起,路边还种满各种各样的蔬菜、作物,扁豆、番薯、棉花、葱、绿豆……还有,叫不出名的,汗!
指尖碰着狗尾草,毛茸茸的,呵
这小表情,可耐!
手里拿着南瓜的花,一个劲叫花、花 华丽丽的小背影,宝贝儿,大胆往前走吧,这张,很喜欢:)
妈妈让我摆好pose,我是不是很配合呀?
小侧面,也如此动人哈!
这两张滴表情都不常见,纪念!
我是一个小痞子,哈哈!
以下是仅有的几张田园风景:
菊花的花蕾,感觉很美!桐乡是菊花之乡:) 这饱满的,是什么豆?
沉甸甸的稻穗儿!
还有,田间地头的小动物,螳螂、蚱蜢和带刺的毛毛虫,呵。
真想,每一天,孩子能享受田野的清新自然! 农妇、山泉、有点田,多美!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