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修改过几次的写真小样,这三张老是不满意,这次的设计,如何?
逍遥童鞋15个月,先来盘点下宝贝儿目前会说的话: 一、动物类:这是最多的猫(这个发音最早最标准,还能一边说猫,一边再学猫叫“喵”)、鸡(因为牙齿少,小舌尖顶在两齿间发音特可爱,呵)、鸭(发DA的音,是英文DARK的简称?)、鹅(发“饿”的音)、狗(发“汪”的音)、马(音调还不是很对)、羊(发第四声,MS还带着儿化音)、猪(舌头还卷得不是很好)、兔(刚学会不久,有时会像“DU”)、鱼(小舌头卷不来,小舌尖也顶在上下两齿间发音,有点类似“咦”的音)、蛙(很标准)、龟(很标准)、鹿(大概因为要卷舌头,不会发标准音,自我创造了“gu”的发音,呵)、海豹(发单音“豹”)、企鹅(发单音“饿”)、蚂蚁(从13个月开始很喜欢蹲下来看蚂蚁,跟他说“蚂蚁”,会含糊地发这两个音)
以上会的这些,除了猫、狗、鸡等常见动物,其余都是看图认的,企鹅、鹿等能家里有的物品能对应起来。琢磨着带宝贝进动物园看看,呵。
二、生活常用物品类杯子(杯)、碗(音调还不是很准)、包(很标准)、报纸(发单音“报”)、刀(很标准)、空调(发“diao”音,娃滴自创,嘿)、帽(一教就会,对着图学的,看到自己的帽子直接认识)、袜、娃娃(发“哇哇”的音)、葡萄(虽然不是很标准,但是知道他在说葡萄,小小一颗颗吃的水果,MS连小番茄都被他叫做了“葡萄”)、花(在老家看着南瓜花,外婆说花,他一个劲叫“花”、“花”)、瓜、树(跟“猪”一样,还不是很标准)、不倒翁(不倒)
三、动作类要、抱、放(用手机给孩子看视频,跟他说妈妈放给你看,他也重复“放”、“放”)、尿(不过是尿完后才说滴……巨汗)
四、数字类看着一根手指会说“一”,两根手指会说“二”,手掌张开会说“五”(u的音比较明显),三个数字发音都不错,就是“三、四”不会说,看到超过两根手指的,他会把你弯起来的手指拨开,自己还直接张开小手说五。
五、称呼类爸爸、妈妈,叫得很好,经常一口一个爸爸,一口一个妈妈,叫得那叫一个甜,真让人心醉!其余外婆会偶尔发“po”的音。其余称呼,没有怎么教。
六、可爱类忘了是什么时候开始了,持续几个月的事情,一听到有放屁屁的声音,宝贝儿就会“bu”地报告,自己放屁屁,一概不漏,家里大人的屁屁,他尖尖的小耳朵听到了也立马汇报,呵,大人放屁的尴尬在孩子的可爱举动里完全化解,呵。 最近打嗝也喜欢报告,打完之后说“ge”,呵。 上完厕所冲马桶,会模仿水声,也是说“bu”,声音比放屁屁的要长,看到《小熊宝宝》绘本《拉粑粑》这本,小猩猩上完厕所冲马桶,他会配音“bu”,呵呵。
特点总结:1.目前擅长说单音节字、叠音字,双音节说的比较少,一步步来; 2.含ao的发音最容易最准确,含a的也很容易学会; 3.暂时不会说的字,教他的时候只看看或笑笑,不会说,不过过一段时间情况就可能已发生变化。
PS:这话学得太快,今儿撰文过程中边想边记,还留神听着娃说的,把漏记的加上,至少三次,嘿!
这张再看看:)这个星星倒是让我眼前一亮。
每个孩子说话有早有晚,据逍遥外婆说,俺说话比较早,10个月以后教我叫人教什么就会说什么;逍遥童鞋起步虽然比妈妈晚了些(估计是爸爸拖的后腿),但是现在能说的也很多了,表扬记。 记录下宝贝现在的这些语言,也记录下我们在生活点滴里让娃学说话的一些小细节。
一、鼓励孩子的学话兴趣说实话,很久没有钻研育儿书籍,不知道啥时候该教娃说话,但是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一套成长密码,等到合适的时机,自然会表现出来,告诉爸爸妈妈他该学什么了。 逍遥童鞋就是如此,当看绘本的时候,他对动物特别感兴趣,指指点点,然后不经意间已经自己学会“猫”,经常点着喜欢的那只猫咪不停地叫“猫、猫”,还不会叫的动物,他会扭头来看爸爸妈妈,不断地看你们的发音,然后试图自己发音。 小人儿准备好了学说话,他的表情里是期待和渴望,于是俺们就顺势教娃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呵,一点不费劲。
二、积极利用身边的资源1.生活用品随口教:“刀”、“包”等日常用品,我们没有可以去教,宝贝对大人的对话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然而然就会说了;“杯”和“碗”是这两天吃饭时所教,一下就会。 家里的东西还很多很多,每天教个一两样常用的,宝贝儿很快会认得很多。
2.爱读书的会更多:学说话,我们从会说动物名称开始,这大概跟逍遥自小在绘本的包围里有关。发现他对动物的学习兴趣之后,我们给他看很多动物较多的绘本,前面已经提过的《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中英双语《动物童谣》、大卫·香农《鸭子骑车记》,都是我们常看、爱看的,通过微博活动获赠了一套《我的动物书》,都是照片,更真实形象; 动物专辑的好绘本,关于鸡的《母鸡萝丝去散步》,不知娃对这个故事懂了多少,但是每次到最后句“按时回到家吃晚饭”,宝贝儿就开心地笑;关于鱼的,李欧·李奥尼《小黑鱼》,这本最近才拿出来,非常喜欢;明明是关于老鼠的《小老鼠亚历山大》,但是逍遥喜欢的是猫;动物3D书《鹿》,这本是某次新华书店来学校做活动买的,折扣没有网购低,但当时网上还没,拣了这本回家,原本以为还不适合,但是我娃很喜欢,都翻得很久很破了(破是因为,逍遥会因为翻得位置不恰当而撕破,到处都是修补的痕迹)。
3.大自然教的更多:孩子天生爱自然,一草一木,云朵星辰,都很有兴趣。逍遥最近有好几次,很喜欢仰着小脑袋看天空,对着月亮发着一些类似“鸟”(估计是“亮”的变音)的音,小手还不时举着想去抓的感觉;对着天空的云朵也很有兴趣,经常把头养仰着走路,双臂还张开,作拥抱之姿,跟他说“云”,虽然不会发音,但若有所懂的感觉,呵。 小区里闲逛,经常可看到猫啊狗啊,每次都会一路跟着;国庆回老家时,在田野里看鸟、看蚱蜢、螳螂、虫子,沉甸甸的稻谷呵,丰收的喜悦。在农村,出门就满目绿意,真好,回自己家还要楼上楼下地跑。
4.不断挖掘的学习场所:带宝贝儿去餐厅吃饭,宝贝儿最喜欢看鱼,各种各样的鱼,虽然只知道总称,但是可以看很久很久,还有野鸡、野鸭,在农村老家也看不到的家禽,在餐厅里也随时可见。点菜前带宝贝转一圈,娃很开心,加深对这些动物的认识哦。如果宝贝大一些,可以教他认识不同的鱼类了:)其余还有哪些看似跟学语不搭边,但是其实可以变成良好的学习场所呢?不断挖掘中。
这张,对话修改了,增加了些小元素。
三、生活点滴里见缝插针陪伴孩子的分分秒秒,无需刻意去教,与孩子的对话就是让孩子学习的过程:
带孩子出门散步,举头看天,告诉他蓝天白云,低头看地,到处都是花草树木;吃饭的时候杯碗瓢盆一一指来;对孩子发各种指令,就算他还不会说的,也听得懂,比如“把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关掉电子琴”、“亲亲妈妈”、“眯眼睛”等等,都会照做,也许很快就会说相关的词了;亲子阅读坚持不懈,每天逍遥童鞋都会把喜欢的书翻一遍,呵呵,用逍遥爹的话说是:阅读量好大,宝贝儿在书里遇到认识的动物,欢喜地叫出声,很有成就感。
今天逍遥爹给孩子买的7幅挂图到家。因为逍遥不满足一页页看动物,最喜欢跨页的图上,动物很多的画面,于是买了动物、蔬菜、交通工具等集中类型的挂图给娃看着玩。
1岁以后,逍遥迎来了他的语言敏感期,除了已经会说的,对于大人说的词,经常能得到他的重复,虽然有时这种重复已经走样,但宝贝儿也乐在其中。每一天,能说的都多一些,孩子的学习能力如此强,呵!逍遥童鞋,希望你能说的越来越多,爸爸妈妈期待跟你的对话!
网络信息——语言敏感期:
三岁以前,幼儿语言发展可分为前语期(0-1岁)和语言期(1-3岁)这两个时期。在准备期内,宝宝在打两个基础:一个是大脑的发育,一个是听觉和认知的积累基础。宝宝大脑的发育为语言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发声器官得到锻炼之后,语言学习的物质基础大部分已具备。在认知的积累和语言环境的熏陶下,宝宝能通过行为等中介有意识地将语言和所指的对象(人、事、物、动作)等建立基本的联系,能储存基本的表象和语音,同时能够模仿,那么语言学习的准备也就更充分。
在宝宝的语言敏感期内,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宝宝锻炼自己的发声器官和储存对声音的认知。
开口说话看似简单,但它往往需要一些基本的技能:
1、小儿能发出各种声音,而且音调有高有低
2.能听和辨别声音的方向,并且有了听觉选择性,对某些声音予以注意,而对另一些声音不予理睬。
3.有模仿性行为,特别是模仿发声及发声时的方式。
4.会想像,对不呈现在眼前的事物用假份性的反映出来。
5.认识熟悉的事物,当大人盖住眼前的实物时,小儿会寻找。
PS:在看《农场动物》时,指着动物对应的字,宝贝儿也能发音,他爹在白板上写了“羊”、“鸡”、“猪”三个字尝试着让他认,基本也认得。而且他对文字已经产生了兴趣似的,有时会指着扉页上的字指指点点,示意大人一个字一个字念给他听,会一个字一个字地跟着念,刚爷俩在念《大卫惹麻烦》,小样儿都跟着念出来了。HO-HO,幼儿啥时开始认字合适涅?思考、学习!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