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天天向上》,郑亚旗(童话大王郑渊洁之子)上节目时自爆了一段三岁时父亲对他进行的性教育事件:
下雨的时候,小郑问为啥先闪电后打雷?
老郑曰:孩子,这个不重要。
小郑问:那什么重要?
老郑曰:人是怎么来的重要。
于是老郑用一甜甜圈和一香蕉,具体阐释了人是怎么来的这一奥秘……观众爆笑。
笑归笑,笑完俺很早以前就开始想的难题又重新困扰眼前,如果有朝一日儿子问:妈妈,我是怎么来的啊?我该如何巧妙机智地回答,不胡编乱造,又浅显易懂,还不会带来负面影响?
先来说说老郑的方法,值得肯定的是他认为应该让孩子打小就正确认识人是从哪儿来的,以免像他那时以讹传讹得知后一朝崩溃,但他所用的方法显然太过于具体和形象,对于一个三岁的孩童来说,委实过了点,弄不好,性教育倒成了性启蒙。
想起俺小时候,和老郑一样没接受过任何这方面的教育。经常看村上的大姑娘热热闹闹嫁出去,不久后一个个挺着大肚肚回家,然后就一个个抱了胖娃娃回来,俺自我琢磨出一个规律:结婚后会生孩子。
初一第一学期期末考时,下雪路滑,俺和两个要好的女同学住到了学校附近的幼儿园。那个夜晚,背完书三个小姑娘开始谈情说爱分享心底小秘密,豆蔻年华啊,正常正常。谈着谈着,竟然说到了生孩子的问题,最终咱们得出一致结论:如果睡觉时在一个床上会生孩子,因为小孩子会从男生身上跑出来逃到你身体里……

当年有类似感受和体悟的70后、80后们,大约都没受过啥性教育吧,大都是“以讹传讹”加上一些“学习资料”渐渐明白,但等到咱们自己教育孩子了,面对孩子“我从哪里来”的问题,该如何应对?
回答一:你是爸爸妈妈捡来的——为了避免尴尬难题极不负责任的回答;
回答二:你是妈妈胳肢窝里掉出来的——比上一个有进步,好歹明确了孩子和母体是紧密相连的,不过也不怎么高明;
回答三:你是妈妈拉大便一样拉出来的——真实,但会不会给孩子带来脏脏的感觉?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尹建莉提到卢梭在《爱弥儿》中肯定这样的回答,“告诉孩子的是一个生孩子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如果再说当时痛得几乎把命都丢了还会用痛苦阻止孩子继续想象。
回答四:用形象的比喻告诉孩子是卵子和精子相结合,然后住到妈妈肚子里,九个多月后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会不会太详细复杂,对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容易接受和理解吗?
……
网上曾流传过香港幼儿园性教育漫画,本文所用两张图片选于其中。该漫画形象生动但又不失可爱(比如把精子比喻成蝌蚪,把卵子比喻成荷包蛋),但对于一些敏感问题表达方式大胆而直白(比如其中描写夫妻生活的特写和说明文字以及将婴儿从母亲两腿之间拿出来的画面),到底该不该对幼儿讲解,如何对幼儿讲解,何时给幼儿讲解,还真的需要再三斟酌。
总结一句:在中国对幼儿进行性教育,尺度真是难把握呵!
亲爱的博友们,你遇到这个问题了不?跟帖说说你家的回答和后期效果给大伙参考参考吧,让俺未雨绸缪一下:)
微笑白鸟
2011.03.0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