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illiamlong.info/google/upload/530_1.jpg
一、上海印象
上海离杭州很近,但却没有去上海玩过逛过。有几次路过上海,只是稍做停留又匆匆赶往别处。这次有去上海出差的机会,为可以近距离接近上海而期待了几天。出门前着实翻箱倒柜了一番,一来每每到换季时节都找不到合适的衣服,二来心想上海女人得有多时尚多精致啊,咱杭州郊区的小火柴妞可不能太寒酸了呀。最终却因为“老朋友”的不期而至或是如约而来,匆匆带上几件家常旧衣就去了。
校际间的会议,入住的是某所大学的酒店。老校区的老招待所了,所以各项设施、设备等都比较老旧,恍惚间感觉不是身在上海,而是回到了八九十年代什么乡镇的招待所之类,着实有点晕。
不过上海的繁华、时尚,在接下来几天去几个酒店吃饭的时候还是能感受和领略到。总想起安妮笔下的上海,这个石头森林里一个个寂寞的灵魂,以及因为彼此取暖而生成的暧昧情愫。回来前的中午去中信泰富吃自住餐,走进商场的大门似乎有了那么一点上海的感觉。三天的会期,每天花很多时间在大巴上,充分领略上海交通的拥堵和在上海生活的不易。虽然相对而言上海有更多的高楼大厦,但若不是在最繁华地段,上海和别的城市也不会有太大差别,就像在西湖周边一带你才能感受到强烈的杭州氛围一样。在松江高教园区逛了一圈,感觉倒是不错,绿化、建筑等等,相对于我所居住的杭州下沙高教园区来说,是更高明的。
除了去不同的饭店吃饭,没有任何时间轧轧上海的马路,什么黄浦江啊苏州河啦南京路啊淮海路啊徐家汇啊城隍庙啊,一处也没去……SHOPPING的目的没有达成,还是有点遗憾的。所以从环球金融中心100楼的观看厅下来后,在94楼买了俩纪念品,一个钥匙扣35米,一个塑料的胸花15米,好歹也算购物了一回,聊以安慰我小小不满足的心灵。
二、会议印象
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是同类的会议是第三次参加,第一次是在自己学校举办,承担了大量的会务接待工作,后两次都是陪同领导出席,故在这个基本上需要顶着一些职务和头衔参加的人群中,我每次都是最年轻的那个。会议无外乎是找个机会,一来交流工作,但是我想这个不是最最重要的,二来是各个学校间联络下感情,也是一个外出走动的机会。所以会期的第一天一般都是一本正经坐下来开会的,上午开大会下午分组讨论会等等,每个学校都会郑重准备材料,会上也会积极发言,不过除了少数真期望在会上收获些新方法新理念的,其余似乎心不在焉,看过听过忘过而已吧。因为很多的工作大家都类似,很多的难点疑惑都类似,大家都是体制下的高校么,很多的疑难也只能靠体制慢慢完善再解决了。
不过,即使有时会议可能只是一个形式,但是参加会议的人们短短几天下来,也培养了一些感情。在陌生的城市一群原本陌生的人们,大家基于一个共同的平台相遇,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没有任何的利益冲突,所以相处的几天大家都彬彬有礼礼貌周到,酒桌上你来我往分别时依依不舍。也许会议结束之后彼此间可能再没交集,每次开会也都不会时同一批人参加,所以这种缘分在那几天也格外珍惜吧。至少于我而言,每次开会都能遇到个把年龄差距还不是太大,还能交流一些感情和生活的女性朋友,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