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四大名捕温瑞安武侠娱乐 |
闲话武侠各种“坑”
——坑神,温巨坑的来源
北晚新视觉2016-05-13 12:05
四种基本“坑”型
武侠小说写作过程中挖出的坑,比较常见而且数量不少,粗略概括,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
2.
古龙在《武林外史》中也挖了一个这样的小坑,女主角朱七七的弟弟朱八活蹦乱跳地出场,悄没声地没了踪影,也是直到小说结束也没见着。一众古龙迷格外不爽,死活把《离别钩》里的一个被砍了的朱八太爷拉出来给古龙圆场。
3.
诸葛青云《豆蔻干戈》中,北邙鬼叟指派东瀛妙道去找“天外之天”,为什么,没交代。东瀛妙道后来真找到了这个奇怪的地方,结果被人打伤,让一个和尚度化,入了佛门。然后,天外之天就没人理睬了。
4.
挖坑妙手
“坑”由人挖,能把坑挖得让粉丝追捧数十年,可是大本事,数挖坑妙手,还推温瑞安!
温瑞安创作时间长达四十多年,前几年还有新作面世,他的作品数量大,“坑”量也多,武侠作家里称得上有“坑”史的,恐怕数他头一份,这里随便介绍两个他挖得颇有意思的“坑”。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他写了《追击》和《亡命》两个故事,主角是“四大名捕”中的冷血和追命,属于“四大名捕震关东”系列,顾名思义,自然其它两大名捕铁手和无情会有类似以独立主角出场的故事,可惜几十年下来,偏偏没有。
这两个故事成就了温瑞安的武侠梦想,他自然不会忘情,二十年后,他分别写了《纵横》、《风流》、《妖红》和《惨绿》,均是以铁手为主角,故事发生背景亦与“关东”有关,看来有意填坑。谁知写来写去,他自己改了主意,本来隶属“震关东”’系列的这几本书,结果前两部和后两部被分别冠以“四大名捕战天王”和“四大名捕破神枪”两个新系列名,虽新书预告登出来过,但至今还是只有这四本,旧坑没填,又挖新坑。
温瑞安喜诗,不少书名起得文采斐然,比如《冠盖满京华》,就用的杜甫名诗,《刀丛中的诗》则化自鲁迅先生“怒向刀丛觅小诗”一句。善起书名是温先生的长处,用在挖坑上同样是妙手。
七大寇系列之三的名称改了三次,由“将军的剑法”而“将军剑法”,继而“将军剑”,用字越来越少,有趣的是,预告的系列书名数量则自七部增加到十部,然后是十三部,各种“将”不断涌现,战将、悍将、虎将、爱将等纷纷出笼,连麻将也一起上桌了,但真正成书面世的始终差不少。传说很多温粉“翘首渴望之余,恨得牙根痒痒的”。
平心而论,此事责任不全在温瑞安,他这个系列似乎一出生就走背字,开始刊登在香港《龙的一周》,不久该刊倒闭;再登《中报》,又倒闭,又换了三家杂志,其中两家很快倒闭,另一家则停止刊登。“一间”出版社是专门为出版该系列成立的,也一样关了门,倒霉成这样也算罕见。
温瑞安增加书名,可谓无心挖坑反成坑。有人给自己小说改内容、做美容,效果又如何呢?
失败美容,倒霉剑客
金庸小说在四十年前做过全面的化妆,有的甚至做过美容手术。其实,素面朝天的金庸旧版小说仍然足以当得起“武林大美人”几字。今日不少中国妇女赴韩,抗议美容失败,金庸小说中倒也有这样的案例,当然远没由妍变媸那样厉害。
《碧血剑》修订版在大陆流传最广、最常见,书中有一回袁承志赴盛京刺杀皇太极,内容香艳刺激,堂堂布库总教头玉真子光着身子大战袁承志,庄妃在烛影中偕多尔衮“谋杀亲夫”,相当吸引读者眼球,而在五十年代初版中是没有的。这段修订解决了结尾凭空出现玉真子的突兀,但多少与几个人物性格不符,看上去,更像专门带读者去听皇太极与范文程的对话,了解金庸满汉一家的历史观似的。如此美容,小说厚重感增加了,但布局横生枝杈,看上去鼻子似乎垫歪了点。
金庸的求全之心可以理解,只是把坑填过了头。梁羽生作品则发生过无坑变有坑的趣事。
《武当一剑》中东方亮为代替师父打败武当派,自宫练剑。有《笑傲江湖》东方不败做榜样,东方亮的功夫虽然没有邪乎到以绣花针横扫几大绝顶高手的程度,大有进步是一定的。报纸连载中,东方亮守诺上了武当山,大战武当派,但单行本中居然没有这一段情节。
记得有个纪晓岚和太监的笑话。某太监在宫门口拦着纪晓岚,非要讲个笑话,纪大学士就说,从前有个太监——然后住嘴,抬腿就走。太监焦急地追问,下面呢?接着说,下面呢?纪晓岚回答,没啦!
不知道是编辑还是老梁自己误下重手,一刀挥出,该没的没了,谁知却多挖出一个坑,东方亮真倒霉,自宫那一刀算是白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