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场听温瑞安大哥朗诵诗:他还是那个打拳写诗的少年(文:杨轩)

(2015-10-20 04:23:00)
标签:

四大名捕

温瑞安

武侠

自成一派

演讲

  1.  
     
      天津大学,演讲厅。

     
      当温巨侠在众人的簇拥中走进来大厅的时候,我脑海中浮现出四个字,“有生之年”。

     
      十六岁,看完《杀楚》,我觉得自己这辈子,一定要见他一面。

     
      ——这个把武侠写成诗的少年,这个以笔为剑、以诗为酒的少年,这个以绝世之功定要成俗世之名的少年。


      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这个梦想会实现。


      当他走进来的时候,我发现,他老了,胖了,青丝已转鬓毛衰。难道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意气风发的铁血儿郎么?

     
      如此而已么?

     
      但我还是忘不了那个少年,那个“万里江山梦里飞”的少年。

     
      我等着他开口。

     
      巨侠的普通话非常清晣,演讲开始,他便向我们幽默的说,他的口音有港台腔儿,也略含客家古音。温老站在台前,长啸一声,朗朗吟道:“国破山河在——”中气十足,声音雄浑,恰有语音绕梁三日未绝之感,刹那间,我看到了那个少年站在了我的眼前。

     
      或许,他还是他,从来就没有改变过。

     
      “侠从绝处见人情”,依然是仗剑轻骑走天涯的豪爽洒脱,人虽受了岁月风霜的吹磨,但心中的那股豪侠气脉仍未曾有所衰退。一个“侠”字,道出了多少这个“江湖”的情怀。温老从自己年少时的轻衣怒马闯荡江湖的豪迈说起,又向晚辈后生们讲起香马台三地的半世沉浮,人生在跌宕起伏中经历波澜壮阔的风风雨雨。然而言语总是贫瘠,无法诉说太多的人生,聆听的过程里,我终归知道,温老还有太多太多的想要告诉我们的事情,无法在这只言片语中描述。

     
      后来,他说要念诗。


      如我所料,这次要念的是《山河录》的一篇,不过不是我喜欢的《黄河》,而是《蒙古》。


      这是他二十二岁那年写的诗,也是我十六岁那年读过的诗。


      我驻笔沉思良久。写不出啊,我无法描绘温老读诗时那慷慨激昂的样子,不能描述他读诗时的语气、动作、神态,一切都浑然天成,言语不及万一。是否温老就是白居易写过的那“大珠小珠落玉盘”时击敲出如同翡翠般的轻音呢?又或者宛若黄莺鸣谷的低鸣?然一切皆属枉然,且让我用心回味便是极好的享受。


      我端坐在台下,聆听温老那此起彼伏的慷慨吟唱时,我更加确定,他还没有老,他还是当年那个打拳写诗的少年,敲着鼓,咏着诗,唱着武侠不死的歌。“侠从绝处见人情”,温老永远都是我心中那个少年,轻衣怒马行走天涯。

 

温巨侠按语:                                                       

        岁月流金,岁月惊心,岁月刻划着一张张忧欢的脸。谁都会老,谁都会肥(或瘦),谁都会英雄迟暮,谁都会红颜老去。这是自然规律,时间对谁都是公平的,包括那天千人百人中仍予我印象深刻的气宇轩昂的少年杨轩,也有一天会老,会体衰,会斗志消磨。但千万不要气馁,其实,人生每一阶段都是最好的时候,而且,人的身体皮囊,啥都会老化,只一可保留,就是心:人心可以不老,情怀可以不老,斗志可以不老。         

         少年杨轩,我们一道再联袂并肩,行走侠义天涯,约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