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侠大说    不求明不明,只争赢不赢    温瑞安

(2013-09-03 04:09:37)
标签:

温瑞安

武侠

逆水寒

文化

  武侠大说 <wbr> <wbr> <wbr> <wbr>不求明不明,只争赢不赢 <wbr> <wbr> <wbr> <wbr>温瑞安
  《逆水寒》这部书争议性较大,也最多。

   首要问题出在人物上。这故事虽然列入《四大名捕》系列其一,但主角人物,却应是“连云寨”寨主戚少商,而不是四大名捕。由于“九现神龙”戚少商曾在《四大名捕》故事中最早期,也是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会京师》出现过,虽是以反派身份登场,但还算予读者深刻印象,至少是智勇双全,当机立断,领袖群伦,义薄云天之士,所以,到《逆水寒》才开头他就给身边所倚重的兄弟顾惜朝背叛出卖,不但一登场给人砍断了条胳臂,还天涯亡命,牵连甚众,一伙连云寨的忠义当家,不叛不反的,几全遭狙杀、歼灭,零星落索,流离失所,欲振无力。

   于是看过前文的“忠心读者”们,有部分为“连云寨”其他寨主纷纷抱不平,尤其是只看改编为电视剧的观众,大骂戚少商愚昧糊涂,处事不公,不肯起用寨中能人,无识人之能,不堪大任,错信来自外头的(其实是朝廷卧底)顾惜朝,误了大局,坏了大事,害了大伙儿。

   这种对人物和情节的指斥,大约自《逆水寒》在内地正式出版之后(大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就存在着,到千禧年后尤烈。可是,作为作者,温巨侠很少正式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为什么不表态?原因很简单:一部作品,本来就是各有各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角度,而一个人的判断,又因他个人的性情、遭遇、智力、学识与切入点、视角所影响,所以,完全不必要有同一见解。

   人人都说广大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可是,一旦争执冲突起来只怕也就剩下了热血贲张,何况,有的存心搞事找茬的根本就很血凉。网上常说的:真理是愈辩愈明,温巨侠相信,不过更相信的是:此人可能是为吵架找完美借口,而检验真理不但需要实践,还需要时间长河去披沙沥金,据个人经验总结,一旦引发辩论争执,就很少人讲求明不明,而只争赢不赢。所以,一部作品,一个人物,你若不喜欢,大可不看,不妨去骂,也视乎公众相不相信,认不认同,作者接不接受,甚至有无留意,都是他个人的意向,无可厚非。至于作者现身说法,匡护辩解,那都是茶余饭后,仅供诸家参考,不是最后判决。

   文章千古事,一说这几个字,好像很大气磅礴,其实,得失,也不过是得幸失命,寸心相知而已。


    刊于2007/10/22南方都市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