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俠影縱橫在The One(16)相劍恨晚談武論俠,彈指瞬間禪之初觸

(2012-09-19 17:10:51)
标签:

杂谈

俠影縱橫在The <wbr>One(16)相劍恨晚談武論俠,彈指瞬間禪之初觸

相劍恨晚談武論俠,彈指瞬間禪之初觸           温瑞安

    雨夜。宴敘。有的人趕長路來,有的人冒風寒至。寒夜不覺冷,路遙不覺遠。座上有名導演、製片、演員、教授、武術傢、漫畫家和曾是名編劇而今是小富商的老兄弟。月旦人物,如刀辭鋒;臧否文章,相劍恨晚。大家聊天,大致相契,談武論俠,撫古惜今,擊節搖首,感慨萬千。只不過,座上諸君,均嘆歷史題材,或現代社會新聞事件,能寫成好武俠,包括小說、電影、視劇的,前者給濫用,消耗殆盡,可用的,已少之又少;能改編的,更所賸無幾;今人適合觀賞並有能代入有投入感、有新意的而且有啟示作用的,庶幾稀矣。至於後者,大都認為:今人之心,俠已滅絕。就這兩點,溫巨俠和名導演及老兄弟,都不認同,而且,還是萬萬不敢苟仝。

    先說歷史武俠。歷史題材,可以改編成今日武俠素材的,不管文字還是映象,發在網上出成書,拍成視劇演成戲的,其實,多不勝數,好題材,不勝枚舉。雖然拍過的、寫成小說的,雖已很多,但在浩瀚的歷史江洋裡,也隻是滄海一慄,而且,改編的箭靶,都老是瞄準幾個紅心發射,就像大都會城市人口過度密集、過份集中發展一般,其他周邊廣大空闊地區,反而成了真空委縮、無人問津的地帶。有的歷史事件,本來就不是關節要塞,也不值得去刻骨銘記,千古追廻,卻給一改再改,大書特書,穿鑿附會,根本不理青紅皂白,有的歷史人物,本就面目糢糊,三流角色塗豔抹脂,重綵厚粉,修飾成為傾國傾城,有聲有色,大情大性,歌功頌德,衍生成與歷史真實落得個面目全非的虛擬人物。然而,大家看多了,習慣了,就以為那些真的是歷史,那些戲裡唱的鬧的血的肉的,忠的義的奸的壞的,就是歷史上的那個人。

    其實,這類集體群意識聚焦在歷史上幾個人幾件事發酵膨脹,像印尼炸蝦片一樣把它炸開來,成了肥大海;似麵粉發糕一樣把它發上來,冷手煮了個熱煎堆。歷史給扭曲,真相給哈哈鏡化,事實反而成了無厘頭。這樣的改編,如此的衍伸,隨意穿越,任意穿鑿,濫用俠義,無異與在刑場上發饅頭,焚化爐裡種向日葵,洗手間內進行盛大的晚宴。

    以前的武俠電影,武打場麵,當不如現在,拳拳到肉,翻空出奇;鏡頭擺佈,決不比如今,縱橫闔裨,目不暇給;場面陣仗,昔非今婫,千軍萬馬,灰飛煙滅,彈指瞬間。不過,張徹往往借一點裨官野史的片段,拍出十三太保、馬永貞和八道樓子等等,還拍得相當熱血賁騰,有趣有味;李翰祥借一點史的情趣, 傳統文化的精萃, 就能拍出多部娓娓道來讓人看來津津有味的戲;尤有厲烈者,似胡金銓, 借歷史的一個支點, 作禪之初觸 , 化成一座電影里程碑的純金。恐怕 , 這等火候和功架, 這時代的武俠電影、視丶劇、圖、小說和大話, 都仍不多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