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本来有软肋有硬伤才好看 温瑞安
如果你在谈西班牙足球联赛,你能不能绕过巴萨和皇马?现在在内地谈正在上映的热门电影,肯定不能不提“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当然,温巨侠在这儿不是指他们的教练也与那两出戏的导演张艺谋和徐克相似,不过,那种令人出乎意外的才气和爆炸式的灵感,以及时喜怒无常,时杀手无情,时冷隽狂热,时粉墨登场,并且常以主帅之尊夺尽三军主将之风头和锋芒,徐克是颇似皇马当今教头穆里尼奥,而张艺谋则要跳过巴萨,走进英伦,费格逊总是能在他的主战场里唯我独尊,雄图大志,老骥伏枥,善用兵力,知人善任,善为伯乐,善于调兵遣将,更善于应变各种危机劣境,善于掌握各种优势契机和轮换更替,除了在这一次欧冠分组赛战仗里提早出局下岗。
不过,这两部大戏在2011年底到2012年初,展开火拼,互相PK,是许许多多行内人的焦点,同时也是很多有心人的议点。只是,像温巨侠这一类的普通观影老百姓而言,不管你票房多少,有多少交口美誉,我们只不过希望看到的是一部好戏。在这一点来说,两出电影,都交出了功课。
张艺谋实在是善于把人心底里隐藏的图腾,乃至野兽派的画功和朦胧诗的映像,都能用水墨流露出来,或用油画涂抹出来,其画具就是镜头。大概没有多少才宏器大的名导,能像他那么能正视自己的缺失,例如对用电影说故事一节上的拙于电影的言辞,不善镜头的辞令,在情节结构上转折的掌握上远不如他手腕灵俐,气态恢宏,他就老老实实的再度用上文学剧本,实实在在的尊重原著小说的精神和大纲,同时,又能兼顾以电影镜头说事的独特性和戏剧性,例如让真神父变成了假神父,使对整部电影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感触,更为深刻。的确,这是一部不能再苛刻要求,也不该挑剔的电影。光是摆在那儿,就让当年日本军人的暴行无法抵赖。也许,这题材的选择,已使部分观众失去入场的兴趣和勇气,但恰正如此,这部电影从制作到视观都显示了大无畏的精神和面对历史真相、人性的善恶的勇气,而且还拍出了血性,万一票房未如人意至于徐克的“龙门飞甲”,温巨侠实在要恭喜他又重归正式的武侠江湖了。拍现代时是过犹不及,拍历史太轻佻,拍政治又略浮躁,武侠世界才是徐克的拿手好戏,独门法宝,当今存活者似乎尚无他人可比拟。很多人都说这戏里仍有不少硬伤,依温巨侠之见,武侠本来就是有软肋有硬伤才好看。不管武侠电影、小说本来都是一个硬伤而孕育成抗体,衍伸繁殖之后才另树一帜的。哪有没硬伤的武侠?那么高来低去的,能断木碎石的,那么能打,又何必几个高手打来打去、打生打死,一掌劈了皇帝自己当天子就是了,还当个啥太监?至于武侠3D,只是噱头,对温巨侠这种有逾55年资历的老观影者而言,喜欢保持中距离射门,维持审美距离看武侠动作片,看暗器、剑尖和烂木樁老往自己眼前飞,而戴上3D眼镜周遭一片鬼气森森暗沉沉,反而影响我的品味和闲情,一如囊萤小便,灭烛剃须,煞风景。至少,“龙门飞甲”拍得那么好看,跟“金陵十三钗”一样,有着另一层次的血性,徐克终于公开高调承认自己乃受胡金铨影响,才产生他的武侠宏图和龙门系列,那么温巨侠也就释然了。看来,徐克这对着龙门一记飞脚,潇洒的把武侠踢进了电影主战场。
原刊于华商晨报2011-12-25
作者简介:温瑞安,著名武侠小说家,四大名捕名震江湖,已有37部小说改编电影电视漫画,翻译成多种语言,其实他的作品不只于武侠,诗和文评,尤其影话,在南方也享有盛名,文笔诙谐突梯,辞藻惊才艳羡,为广大群众津津乐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