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念俱飛3 不死神龍,武俠好說——香港電影已死﹗?

标签:
杂谈 |

不死神龍,武俠好說——香港電影已死﹗?
本欄第一「飛」﹕「武俠依舊在,幾度旭陽紅」裡討論到很多讀者問起「武俠小說還能不能存活下去」的問題,我已提供我的看法和答案。儘管很多提問看來單純、尖銳、懷疑、複雜甚或有點古怪、帶些挑釁、有的還有「睇佢點死」的心態,但也有不少是真的擁護、關心、支持甚至打抱不平,對武俠小說這種藝術類型充滿了愛護與惋惜的。但翻來覆去,那疑問永遠還是那一個疑問﹕「武俠小說還有人看?」在「萬念俱飛」的「第一飛」發佈後,通過不同途徑和管道提出的疑問卻是更多,但千變萬化卻萬變不離其宗﹕「武俠小說是否已死﹗?」
謝謝關心。溫巨俠的回答,還是那句老話﹕好的死不了,壞的活不長。這是一場過早宣佈的死亡。武俠小說裡常見一個綽號﹕「不死神龍」。武俠小說本身就是「不死神龍」。哪怕是「小說」以後不存在了,但「武俠」這一種精神,還是能以不同媒體、媒介、形式和載體表現出來,衍生下去,存活得繼往開來,開枝散葉。
且讓溫巨俠拿電影來說事﹕以前,剛有電影的時候,電影院不多,消費又昂貴,都認為像火車一樣,沒有軌道,怎能行遠?可是,火車迄今仍在,但科技配合不斷改進﹔電影院到處可見。之後,有了電視,在家裡就可以看到人演出悲歡離合、喜怒哀樂了,又不受時限又方便,誰還願意看電影?大家都說電影死定了。結果,電影在那段時期,興旺發達,蕞爾香港,也號稱「東方荷李活」。電影還利用了電視的頻道重播,延長了它的壽命,更新了它的形式。
後來,有了電腦、電子計算機,你要看什麼,下載就可以了,誰還去看電影?誰來拍電影?大家又一致認為電影死定了。結果,電影利用了這些電子傳媒的科技擴大了普及面,更進一步壯大了它的勢力和實力。其間,上了網誰都可以免費下載看戲,而且,老翻滿天下,誰還買正版?沒了收入,誰負責拍電影的鉅大開支?眼看,人又開始盛傳「電影已死」。是的,當年香港國泰電影公司大老板陸運濤飛機失事時,有人說香港電影沒戲了。然後,邵氏邵逸夫停拍電影轉戰電視市場,大家也說香港電影完了。臺灣市場凋零了,東南亜市場凋謝了,大家都說沒了廣大市場的支持力,電影已是黃昏工業。內地與香港合拍電影計劃,又有人說要經過審查復核,香港電影要停電了。沒了。停了。死了。都是這類推測,這些流言。可是,君不見,中港電影,而今動輒投資幾千萬,意思意思的都收幾個億?怎麼又成為「形勢一片大好」了?不是曾都說過﹕香港電影已死嗎?
武俠小說,也是一樣。形式、媒體、類型,可能有變,但衍生、發展、更新卻是無窮無盡的。所以,最近又有傳媒先行設定﹕「武俠小說已死?」這類題目來問意見的時候,溫巨俠忍不住不太耐煩的就回了一句﹕「我還在臺灣唸大學時,大家就問我這一句。問到現在,40年了,還是問這一句。要是武俠早已死了,還用你問?笫一次問的時候,我連所破房子都沒有,現在,我光是在內地至少也有五套房子,雖然都不算是大單位,但主要都是武俠小說的收入,大家與其不斷的懷疑,不如好好的期許吧﹗」話,是有些兒覇,但,我的堅持,沒有虛偽和掩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