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风云变 温瑞安以“微武侠”方式复出

标签:
杂谈 |
http://news.liao1.com/epaper/hscb/html/2011-09/04/node_58.htm
大腕就是他不在江湖,江湖仍有他的传说。
温瑞安,就是这样的大腕。
销声匿迹15载,温瑞安回来了。
自1996年,温瑞安完成《天下无敌》之后至今无新武侠面世。隐退江湖这些年,他都干了什么?身在香港的温瑞安对本报记者说,这是我最自在、最过瘾、最好玩的一段时候。“这题回话,主要是因这么多年来,对朋友们好意相询的问题,而我一直没正面答复,作一次总的回话。”
华商晨报:十四年前,你撰写并付梓的小说大概有八百多部,就在你构造了一个庞大的温氏武侠世界之时,你突然销声匿迹,你逃离了这个江湖?
温瑞安:谢谢你这问题,让我有从头说来的机会。以前至少有七、八个媒体问过,我回答得比较随意,因为看似无关重大,但追问的人渐多,我虽然不解,这干卿何事?但已觉得有重视的必要。说来好玩,这十年大家以为我销声匿迹之际,实际上是我自己最自在、最过瘾、最好玩的一段时候。大家看来的销声匿迹,恐怕是就我很少发表新作为指标。可是问题是:刚刚就在这二十年来,武侠以及所有小说发布的方式大都改变了,改从电子网络为首发,而我从不上网读文的人,怎么发布新作呢?
华商晨报:如今的出版行业、传媒界如此发达,你的新作找不到合适的发布渠道?
温瑞安:这20年来,时迁世移,报刊杂志,不再以连载发表小说为吸引读者主力,很多传统报刊杂志纷纷停刊,我纵有新作,也无从发布啊。刚好我又不差钱,而且发表欲不似年少时强烈,就写了不发。
其中两次,几十年来保存的创作手稿以及发布连载稿的重要封存箱子,里边还甚至有不少于十五本完稿小说,让我一直身畔数十年的生死之交的弟妹遗失了,他们一直为此事遗恨,我也为之深憾,但想想也就算了,我大半生里啥事没经历过呢?得,幸;失,命。如此而已。这些疏失的好友,目前仍在我公司出任要职,可证我所言非虚。这么多年了,这也是我第一次往外说。后来,又因温迷未征得我同意发布的作品,无辜触及网上发布权与文字书版权的灰色地带,让我们原来的出书计划又因而耽搁数载之久,那就是诚非所愿的事了。
华商晨报:很想知道这十几年间,你除了继续写武侠之外,还做些什么?
温瑞安:从39岁到49岁,是我最自由自在的时光。干什么去了?玩啊。该去的地方都去,该玩的都玩,该试的都试,该读的书都读。风流快活,自得自在。
49岁到59岁,最近这10年间,我又回来了,静悄悄地建立了自己的连锁生意,发展得还真可以,而且也因为终于相爱的可以成双飞,建立了小家庭。
微博里能容下武侠小说吗?140字反而觉得太奢侈了
华商晨报:你这是以十年为一个时期,再往前推算,还有三个时期,你怎么总结呢?
温瑞安:如果以我在“小三”时发表第一诗在香港世界儿童计起,那么,我从8岁到18岁,那时我仍在大马,是我醉心于文艺,全力参与推动中华文化,办诗社创诗刊,由于年少,所以飞扬,解衣推食,鲜衣怒马,打抱不平,志在闯荡。19岁到29岁,正好兴起,后经打压流亡到港,从纠合一群有志青年,意图建立一个文化理想王国,到要独个儿流放到香江,面对冷酷现实以经济挂帅的社会,可以说是从张扬到潜藏。29岁到39岁,我仍在港,且周游各地,已熟悉了各路风烟,应付各种操作,以及能在各处适者生存,在那段时候,约稿特多,创作力盛,一面玩乐,一面写作,如果局限在武侠创作上来说,可以称为同时耕耘与收成期。
华商晨报:较之十年前的作品,“微武侠”是否一改风格?
温瑞安:问题在:尽管十年人事九番新,但我的进取方向也几乎每五或十年大变动一回,我一直从来没有变动的就是:读书和写作。所以,我不是停了10年再写,因而没有什么另谋出路的感觉。书,我一向都读的,只不在网上,每天不少于3小时。至于我写作,一向是宁夺天工,不作庸庸的。要是一再重复,并无新意,那我宁可封笔算了。
华商晨报:销声匿迹这么久是不是自己在苦苦修炼,寻求突破?
温瑞安:说实在的,“销声匿迹”之说,是一个很港式“无厘头”的好玩误会。我举实例:光是这10年间,有关我原著改编的武侠电视剧,各地算来,就不下于15部,我怎么“销声”?光以香港一地计算2003-2010年的,过去8年来,以我小说名义并我个人挂名改编的漫画,曾在每周书报摊见新书的周刊,前后或同时,就达五种之多!每周都还有我专栏和报道。这个事实,若以武侠或小说作者来论,还真是个纪录,以前没有过,现在还没人突破。
与金庸古龙论英雄
十岁创作“武功”内力源于何处?小学替老师代课练得“神功”
为何不用现代通讯设备?辛弃疾也不用,不妨碍剑意纵横
华商晨报:你写了八百多部武侠小说,塑造了无数的江湖英雄和武林高手,想知道你是怎样的一个性格?
温瑞安:我交游比较广阔,而且什么朋友都交,且从不问高贵出身。而且早年周游列国,云游四海,在不同的华人地区都很过瘾的生存过。成败是一回事,但成则轰轰烈烈过,败也过得浪浪漫漫很好玩。观察所得,世有不少英雄、豪杰,只是有的生不逢时不得志,有的只是小眉小眼成了竖子之名而已。我又喜欢读史,又留意时事,看过去几许风云,多少人点指江山,而今几度夕阳,几许兴亡,英雄侠客,儿女情长,尽在此出,那是写不完的、写不尽的。
华商晨报:安排完一个又一个大侠的爱恨情仇之后,你自己会感到空虚吗?
温瑞安:幸好我不是大侠,我仰望他们。不过,我可是“巨侠”哦,哈哈,一个巨侠面对自己挖了那么多巨坑,总是会有些内疚像秦始皇焚书一般炽烧在心底的。我一直都很快乐,很多生死之交、侠友弟妹,与我相依相随,不离不弃。虽然心里也难免在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之流里,生起孤寂感,但在生活里,我仍是很快活、热闹,虎虎生风的度过。
华商晨报:据说你的生活与现代的通讯设备绝缘,为何要选择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温瑞安:我个人不用现代通讯设备有什么问题?以前苏东坡没用上,不碍他的旷达豪迈。以前辛弃疾不会用那玩意,不妨碍他剑意纵横。李白不用,惊才羡艳。杜甫没用,诗如神通。所以,20年来,没有人与我通电、通讯(书信例外)、QQ、MSN什么的,因为我只交友,不爱酬酢。我自己喜欢大隐隐于市,过着逍遥快活,偷得浮生十年闲的生活。
如何看现在改编武侠剧?又改又编,侠剧变成傻剧
华商晨报:在国际电影市场上,中国武侠片是惟一被认可的电影类型,那么你对中国的武侠电影有什么期待?
温瑞安:要拍像样的武侠片。人家做出来“功夫熊猫”,杀入中原来了,我们还在空嚷个什么打入好莱坞,杀入威尼斯,进军欧美,横扫亚洲,拿什么来扫啊?连哈利·波特都乘扫帚飞过英国白金汉宫,我们还在我奇幻更胜你武侠,我盗墓有意思过你玄幻,你穿越强过我剑仙的争来夺去,哪怕去个洗手间里也要争霸盟主。
华商晨报:《黑客帝国》、《星球大战》等西方电影,以影像代替了武功,对此你怎么看?
温瑞安:西方电影很多影像和武功,多少都是由我们这儿的武术指导创造的,这是一个讽刺。
华商晨报:写了这么多作品,你觉得自己对于武侠小说做了怎样的贡献?
温瑞安:没有贡献,也没有功德。这是当年达摩东来,跟梁武帝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