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股午评:创业板指半日涨0.72%,海南自贸区板块全线爆发掀起涨停潮

(2025-07-24 11:25:34)
标签:

股票

财经

A股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上涨,截至午盘,沪指涨0.48%,深成指涨0.65%,创业板指涨0.72%,北证50指数涨0.66%,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11330亿元,较上日缩量265亿元。全市场超3900只个股上涨。

板块题材上,海南自贸区能源金属稀土永磁、雅下水电、证券、光刻机概念股涨幅居前;贵金属、银行、CPO、猪肉板块跌幅居前。

盘面上,海南自贸区免税店板块集体大涨,康芝药业中国中免海南发展等近20股涨停。锂矿板块盘中震荡走强,下藏矿业、永杉锂业盘中涨停。雅下水电概念股维持强势,中国电建西藏天路保利联合等多股录得4连板。稀土永磁板块同样表现强势,包钢股份中科三环涨停,龙磁科技盘中创历史新高贵金属板块表现落后,中金黄金跌超5%,西部黄金、山东黄金等股跟跌。CPO概念股震荡调整,太辰光跌超8%,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均有不同程度下挫。

涨停天梯榜:

【4连板】 保利联合、山河智能、高争民爆、西宁特钢、西藏天路、中铁工业、西藏旅游、中国电建、南方路机、韩建河山、苏博特。 

【2连板】 拓山重工、彩虹集团、金春股份、南京新百。 

最强风口榜:

NO.1 海南自贸区】 板块内17家涨停,1只连板股,最高连板数为6天3板,涨停股代表:海德股份、海汽集团。

NO.2 【电子商务】 板块内13家涨停,4只连板股,最高连板数为4天4板,涨停股代表:南方路机、彩虹集团。

NO.3 【一带一路】 板块内13家涨停,8只连板股,最高连板数为6天4板,涨停股代表:山河智能、保利联合

今日市场炒什么:

海南自贸区

相关个股:海南机场、海南瑞泽、海南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7月2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海南自贸港封关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海南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封关后,海南全岛将建成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表示,按照总体方案关于“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的要求,结合海南发展实际,制定了现阶段的封关政策措施。王昌林还表示“一线”进口的“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由21%提高至74%,在岛内享惠主体之间可以免进口税收流通,加工增值达到30%的可免关税销往内地。在“一线”进口方向,对全国现有的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设置运行海口新海港、海口南港等10个“二线口岸”,对进入内地的货物创新采取多种便捷通行举措。

稀土永磁

相关个股:龙磁科技、包钢股份、奔朗新材

中国海关总署20日公布的数据称,6月份,全球最大稀土磁体生产国中国对美出口量激增至352.8吨,较5月份增长660%。这标志着在中美达成贸易协议后,电动汽车和风力涡轮机所需关键矿产的出口急剧回升。

雅下水电概念

相关个股:中国电建、保利联合、西藏天路

 

全球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于7月19日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约1.2万亿元的“世纪工程”点燃了A股市场的热情。


消息面:
1、【市场监管总局无条件批准鸿海精密与日本软银集团海外公司新设合营企业案】
7月24日电,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25年7月14日—7月20日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其中包括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软银集团海外公司新设合营企业案。
2、【上海浦东:支持进口创新药全球首发产品落地 推动100个进口产品实现本地生产】
7月24日电,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功能提升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推动外资企业延链布局。发挥外资研发中心集聚优势,支持进口创新药同步研发、同步临床、同步申报、同步上市,推动全球首发产品落地。把握跨国公司本地化生产、多产地布局等战略调整机遇,加强清单管理,持续跟踪服务,推动5个以上重点外资项目建设、100个进口产品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本地生产。
3、【上海浦东:持续推动生物医药智造空间建设 三年内新建100万平方米】
7月24日电,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功能提升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加快产业承载区提质扩容。在张江科学城,发展现有优势赛道,积极承接新兴赛道、未来产业的研发、中试和规模化生产。在外高桥区域,重点承接细胞基因、医疗器械跨境研发生产。持续推动生物医药智造空间建设,三年内新建100万平方米,存量更新100万平方米。推动产业承载区调规扩容。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联动区。世博区域重点集聚总部办公运营功能,打造国际组织集聚区;老港区域重点发展医用同位素药物,建设化药CDMO平台;金桥区域重点推动生产制造集聚,形成差异发展的产业联动格局。
4、【上海浦东:加强新兴赛道、未来产业培育 在AI智药、医疗机器人、脑机接口等领域不断突破】
7月24日电,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功能提升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加强新兴赛道、未来产业培育。聚焦通用型免疫细胞、干细胞、基因等新兴治疗技术,在实体瘤、自免疾病、退行性疾病等领域不断突破;聚焦抗体偶联药物(ADC)、双抗、RNA、新型核药等平台型技术,在新靶点、新机制原创新药上不断突破;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AI智药、前沿诊断、高端影像设备、医疗机器人、脑机接口等领域不断突破;聚焦生物合成技术应用,在特医食品、生物农业、生物材料等领域不断突破。加快推动新兴赛道、未来产业产品技术的本地化生产和商业化应用。
5、【业内人士:拟修订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准 以推动落后产能出清】
7月24日电,在今日进行的光伏行业供应链发展(大同)研讨会上,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严大洲在主旨报告中表示,近年来多晶硅综合能耗持续降低,正在推进修订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准,目前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级、2级、3级分别为≤7.5(单位:kgce/kg)、8.5和10.5,拟修订后对应标准为≤5、6和7.5,以实现推动落后产能出清。对于行业现状,他提到今年上半年多晶硅企业开工率38.6%-44.1%,多晶硅低于成本销售超过14个月,企业普遍经营困难。为化解压力,他建议强化企业自律,并积极利用风险管理工具,有效对冲市场波动风险。
6、【上海浦东:实施生命科学领域大科学设施规划 推动大科学设施升级改造和开放共享】
7月24日电,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功能提升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提升创新主体密度。实施生命科学领域大科学设施规划,推动大科学设施升级改造和开放共享,构建“装置+产业”创新联合体。支持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复旦大学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张江高等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等高校院所强化源头创新。推动高能级研究机构建设。引导全球研发中心、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高质量孵化器及概念验证中心等市场创新主体进一步集聚。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实现突破。研究建设本土生物医药数据库,并联动国内外知名生物数据库,服务促进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
7、【上海浦东:到2027年 力争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
7月24日电,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功能提升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对标国际一流,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坚持研发与制造并重,持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聚焦张江科学城、外高桥区域,形成创新核爆点、产业承载区、产业联动区“1+1+X”一体发展的联动格局,加快建设“要素集聚、生态完备、配套齐全、活力四射”的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致力打造全球创新药械首发地、科学家创业首选地、制度改革首创地。到2027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创新药械产值占比达到35—40%;三年新获批自主创新1类新药15个以上,新机制、新靶点创新药2—4个,全球首发产品实现倍增;培育百亿级创新药企1—2家,新增五十亿级单品1—2个;10个以上自主创新药械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8、【成都市与蚂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月24日电,据成都发布,7月23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与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蚂蚁集团在蓉设立人工智能企业服务总部和西部研发中心,并聚焦人工智能场景应用、金融科技创新、跨境支付便利化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更好助推成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成都高新区还与蚂蚁集团签订了人工智能企业服务总部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9、【TikTok 2024年收入230亿美元 占字节营收比例创新高】
7月24日电,英国Business of Apps《TikTok应用报告》显示,TikTok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2.8%,升至230亿美元,成为全球营收规模第四大社交应用,仅次于Facebook、Instagram和YouTube。另据记者了解,尽管字节跳动2024年净利润增幅以及利润率双双放缓,但以TikTok为主的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3%,占字节跳动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创下历史最高比例。截至发稿,字节跳动官方暂未对上述数据进行回应。
10、【四部门联合发文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7月24日电,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于9月1日起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加快新产品供应的意见》,旨在推动技术规范落地实施,加快优质电动自行车产品市场供给。

意见从严格电动自行车生产管理、认证管理、销售监督、登记管理、老旧车辆更新换代、消费者权益保护、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作出部署,推动电动自行车全产业链各环节按照新标准要求调整和适配,加快形成适应新标准要求的产业生态和监管模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意见的实施将帮助生产企业充分理解技术规范要求,尽早推出符合标准的产品并提出认证委托,加快新产品量产上市,指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节奏,及时消化不符合新标准的库存车辆。加快检测认证环节调整,强化检测认证与生产环节的衔接。强化产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不按强制性国家标准生产、非法篡改等违法违规行为。

意见的实施还有助于做好登记上牌与技术规范实施的衔接。充分发挥以旧换新政策效应,鼓励消费者淘汰更新不符合技术规范的产品。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巩固深化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成效。

工业和信息化部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进意见实施,强化跟踪问效,保障符合技术规范的产品有效供给,切实提升电动自行车产品本质安全水平,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实现电动自行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