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午评:创业板指半日涨超1%,房地产、AI硬件板块涨幅居前
(2025-04-25 11:21:18)
标签:
股票财经 |
A股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上涨,截至午盘,沪指涨0.15%,深成指涨0.87%,创业板指涨1.07%,北证50指数涨1.11%。全市场半日成交额7331亿元,较上日缩量469亿元。全市场超3800只个股上涨。板块题材上,房地产、AI硬件、电力、旅游酒店、影视院线板块涨幅居前;创新药、教育、跨境支付、乳业板块跌幅居前。盘面上,房地产板块早盘走高,南国置业、世联行、渝开发、大龙地产盘中涨停。电力板块延续活跃,九洲集团、华银电力、长源电力、西昌电力、华电辽能封板。光模块、铜缆高速连接等AI硬件方向亦表现强势,仕佳光子、致尚科技涨超10%,太辰光、新易盛、中际旭创涨幅居前。创新药板块早盘局部调整,江苏吴中跌停,苑东生物、华纳药厂跌超10%。跨境支付板块亦表现落后,青岛金王、新晨科技、飞天诚信集体调整。
消息面:
1、【加拿大对涉华碳钢丝和合金钢丝发起反倾销调查】
4月25日电,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4月22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CBSA)发布公告称,应加拿大企业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印度、意大利、马来西亚、葡萄牙、西班牙、泰国、土耳其、越南9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碳钢丝和合金钢丝发起反倾销调查,审查进口商品是否存在倾销行为。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将在90天内对该案作出初裁。
2、【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将制定金融法、金融稳定法】
4月25日电,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研究室主任25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记者会上表示,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42次委员长会议对《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作出了修改调整,将依照立法法的规定于近日向社会公布。黄海华介绍,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共安排继续审议的法律案14件、初次审议的法律案23件。其中,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国家发展规划法、金融法、金融稳定法、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企业破产法、招标投标法、农业法、渔业法、民用航空法、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3、【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3月广东(不含深圳)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55个基点】
4月25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举行2025年一季度广东省金融运行形势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该行持续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有序推进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继续推动贷款利率水平稳中有降,减轻市场主体利息支出负担。优化利率自律管理机制,维护市场利率定价秩序,引导金融机构合理确定存款利率水平,增强可持续经营能力。2025年3月,广东(不含深圳)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0%,比上年同期下降55个基点,比年初下降13个基点。
4、【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一季度广东社融增量1.1万亿元
占全国增量比重7.2%】
4月25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上午举行2025年一季度广东省金融运行形势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2025年一季度,广东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1万亿元,占全国增量比重7.2%,其中直接融资增加2816亿元、同比多增794亿元,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重为25.9%、同比提升9.1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3月末,广东本外币贷款余额29.3万亿元,同比增长3.9%,比年初增加9239亿元,余额占全国比重为10.9%。本外币存款余额37.3万亿元,同比增长2.6%,比年初增加6744亿元,余额占全国比重为11.9%。金融总量保持平稳增长,余额占全国比重与广东经济占全国份额基本一致,增速与同期广东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5、【部分企业称从美国进口半导体免除加征关税】
4月25日电,记者从多位有芯片进口需求科技公司的相关人士处获悉,有8个与半导体/集成电路相关的税号被免除加征关税,但暂时不包含存储芯片,这意味着部分流片地为美国的芯片进口关税从125%降为0。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通知,称根据海关总署相关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芯片的“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
6、【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军事法院管辖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4月25日电,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军事法院管辖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防建设的稳步推进,涉军民事案件类型也日益增多,出现了一些新的管辖争议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明晰规则,以更好地适应司法实践需要。《规定》的出台,将进一步完善涉军民事案件管辖法律适用规则,优化军地法院司法资源配置,对于促推涉军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7、【青岛:到2027年全市算力总规模达到12EFLOPS
智能算力占比达到40%】
4月25日电,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到,到2027年,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数字经济特色集聚区建设实效显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关键核心数字技术、数字化转型、适数化改革五大重点任务取得突破,数字经济提档扩容,核心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前沿数字技术和优良数字生态高效赋能,新型基础设施支撑有力,全市算力总规模达到12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40%,存储总量达到10EB,重点行业核心数据、重要数据灾备覆盖率达到90%;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同产业深度融合,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2%、76%。
8、【上海:2025年完成不少于750公里燃气管道更新改造
燃气道路管改造全面完成】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推动老化管道更新改造
提升城市安全韧性试点方案》。其中提到,统筹面上改造和点上探索,用一年左右时间,着力完善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推进机制,启动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老化管道更新改造工程,2025年完成不少于750公里燃气管道更新改造,燃气道路管改造全面完成;完成150公里供水管道和100公里排水管道更新改造;积极探索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管理新机制。到2028年,在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各类燃气老化管道更新改造的基础上,基本完成燃气管道重要节点智能物联感知设备安装,全面构建城市管道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全市老化管道实现“两个清零”(安全隐患基本动态清零、未排查隐患管道基本清零),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老化管道更新改造和综合管廊运营管理“上海经验”,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