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午评:沪指震荡调整半日0.07%大消费方向再度活跃
(2025-04-15 11:25:05)
标签:
股票财经 |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调整,截至午盘,沪指跌0.07%,深成指跌0.43%,创业板指跌0.29%,北证50指数涨0.45%。全市场半日成交额7086亿元,较上日缩量1536亿元。全市场超3600只个股飘绿。板块题材上,美容护理、食品、乳业、电池板块涨幅居前;转基因、消费电子板块跌幅居前。盘面上,大消费方向持续活跃,零售、食品、美容护理板块领涨,国芳集团8连板,洁雅股份、劲仔食品、安记食品、麦趣尔、两面针等多股涨停。固态电池板块涨幅居前,领湃科技、有研新材、金龙羽涨停。跨境电商持续活跃,久其软件、华贸物流、锦江航运、创源股份涨停。消费电子概念跌幅居前,朝阳科技、瀛通通讯跌超5%,转基因板块领跌,芭田股份领跌。
消息面:
1、【重庆:一季度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1100亿元】
4月15日电,据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一季度,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11.5亿元,同比增长11.6%,投资进度(占年度计划投资比例)达23.2%,顺利实现“开门红”。制造业投资稳步增长。今年,制造业重点项目共285个,年度计划投资799亿元,已完成投资210.7亿元,同比增长4.8%,投资进度26.4%。其中,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项目投资增长较快,已完成投资39.8亿元,同比增长34.6%。
2、【2025年一季度法拍房整体“量增额减”、法拍住宅成交均价下滑】
4月15日电,中指法拍数据库监测,截止2025年3月底,一季度全国法拍市场挂拍各类法拍房源数量剃重后21.7万套(包括成交、流拍、中止、暂缓、撤回),较2024年一季度21.5万套同比增加约1.4%。累计成交拍品数量约4.1万套,较2024年一季度成交3.98万套增加约1.7%;总成交金额643.9亿元,上年同期总成交金额765.5亿元,减少约15.9%。一季度各类法拍房源成交均价5131元/,上年同期全国各类法拍房源成交均价5273元/,同比下降2.7%。
3、【美国对进口自中国的铝制餐具作出双反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
4月15日电,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4月1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对进口自中国的铝制餐具(Disposable
Aluminum Containers, Pans, Trays, and
Lids)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认定被主张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的涉案产品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损害威胁。基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肯定性终裁,美国商务部将对上述涉案产品颁布反倾销和反补贴征税令。本案主要涉及美国海关编码7615.10.7125项下产品。与此同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进口自中国的铝制餐具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紧急情况否定性终裁。2024年6月6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铝制餐具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2025年3月4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铝制餐具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终裁。
4、【毕得医药:目前大部分产品在豁免清单中
关税政策对业务影响不大 】
《科创板日报》15日讯,对于美国关税影响及应对措施,毕得医药今日表示,公司来自美国的收入占比约20%。比对美国关税豁免清单,公司大部分产品在豁免清单中,因此目前关税政策对公司的影响不大。“公司去年已完成美国研发中心的建立,和美国仓库的改造升级。公司已利用美国子公司的研发中心和仓库针对关税政策制定应对措施,目前美国子公司产能和仓储能力与公司需求匹配,暂时没有进一步在美国加大相关投资建设的计划。”
5、【国家数据局: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
打造数智化消费新场景】
4月15日电,据国家发改委官微15日消息,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部署推动2025年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其中提出,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梯次培育布局具有国际竞争力、区域支柱型、区域特色型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据产业、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品质电商培育行动,打造数智化消费新场景。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协同构建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一链一策”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探索金融、文旅、医疗等领域数字化赋能路径,搭建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
6、【美国对进口自中国的玻璃纤维门板发起双反调查】
4月15日电,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4月10日,应美国行业联盟American Fiberglass Door
Coalition于2025年3月20的申请,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玻璃纤维门板(Fiberglass Door
Panels)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本案主要涉及美国海关编码3925.20.0010项下产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预计将最晚于2025年5月5作出产业损害初裁。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构成了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威胁,美国商务部将继续对本案进行调查并预计于2025年6月13日作出反补贴初裁,2025年8月27日作出反倾销初裁。据美方统计,2024年美国自中国进口被调查产品的金额约为1.5亿美元。
7、【美国对进口自中国的钢钉作出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
4月15日电,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4月1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对进口自中国的钢钉(Steel
Nails)作出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裁定若取消现行反倾销措施,在合理可预见期间内,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的实质性损害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根据终裁结果,本案现行反倾销措施继续有效。
8、【国家数据局: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优化算力资源布局
推动建设国家数据基础设施】
4月15日电,国家发改委公众号消息,为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推动2025年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一是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二是筑牢数字基础设施底座。统筹“东数西算”工程与城市算力建设,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优化算力资源布局,推动建设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三是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四是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五是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六是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七是完善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决策部署,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围绕培育产业新动能、开辟投资新空间、激发消费新需求、释放外贸新活力等方面推动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9、【两部委:将持续紧盯机动车检验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
联合相关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力度】
4月15日电,近日,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出台《关于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情节严重判定标准的意见》,细化明确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弄虚作假行为的处罚依据,加大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度。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紧盯机动车检验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力度,坚决遏制机动车检验造假乱象,着力营造行业健康发展生态。对依据两部门意见被认定为情节严重的机动车检验机构,将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取消其检验资格,同时推动行政执法与信用惩戒联动,将处罚信息记入检验检测机构信用档案,强化联合惩戒。
10、【巴西取代美国成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
4月15日电,据彭博社报道,中国进口商在上周前半段从巴西采购了至少40艘货轮240万吨大豆。知情人士称,这批大豆大都将在5月至7月出货,采购量是中国月均输入量的三分之一。美媒形容,中国此次采购数量大且速度快。中国近年来持续推动农产品进口多元化,巴西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数据显示,2016年到2024年,美国在中国大豆进口市场上的份额从40%大幅减少到18%;但同时,中国仍是美国大豆最大的出口目的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