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随笔/感悟 |
卖碟的小姑娘,认真地说:“看不懂,你就多看几遍!!!”说完淳朴并洞悉天机似地笑了。
有道理啊:)果然。看完之后又倒回去看了又看。多看一遍,懂了不少。
如果你喜欢看一个极有逻辑的故事,根本就不必看《太阳照常升起》。因为它是分段式,并且思维跳跃。影片背景发生在五十和七十年代,充满了工分、生产队长、下放、苏联、最可爱的人、爱国华侨等元素和名词。还有很多隐喻的关键词,诸如性压抑、畸恋、人言可畏等。
倒是有些“黑色幽默”——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喜剧,把人性中不协调的现象放大,扭曲,使它们荒诞不经,滑稽可笑。
但是还是有两点不明白:
1.本以为周韵是因为一双“鱼鞋”丢了而疯,鱼鞋一定有某种特别的寓意,但看完电影,似乎没觉得它有什么特别,一双鞋而已。那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来渲染周韵和这双“鱼鞋”的关系?不明白。
2.黄秋生为什么自杀?前一个镜头,被“宣告冤枉”的梁老师跟唐老师和林大夫兴高采烈地高歌一起庆祝……后一个镜头,冰冷的梁老师已挂在枪带上停止呼吸。没有转接没有停顿更没有解释,两个反差极大的场景冲击着观众的感知和视觉,很多人被搞晕了。虽然可以用“人言可畏”来解释梁老师的所为了。但是这里转得太快了太快了,转得坡度太大太陡了!我们可以善意地去理解:组织上已经为梁老师洗脱了“罪名”,但是,众人的口口相传指指点点流言蜚语,仍可致人于死地。梁老师就是这么死的。可是,为什么电影里一点交代都没有啊,光是我们这样“善意”地去“主动”理解也太不容易了。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