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后雕爷时代怎么有逼格地耍流氓?

(2014-12-25 12:08:37)
标签:

it

  雕爷牛腩和小米手机一样,是跨界者颠覆旧有行业的典范。在做产品经理这一点上,雕爷非常地牛。产品经理思维是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只有你自己成为了一个超级产品经理,才能去体验和分析作为消费者使用上的所有痛点、爆点、尖叫点。雷军为什么做手机?因为他当时用诺基亚,还是个铁杆粉丝,用得不爽,给诺基亚中国区老大写了特长一封邮件,四五十点的建议意见——当然人家没理。但基于这种深度的体验,不发泄出来不舒服,只好自己做手机了。

  在产品经理这方面,雕爷十分注重产品的概念研发,不论非常有逼格的500万买配方也好,五星级大厨也好,是否夸张姑且不论,但这充分体现了O2O思维下的产品经理特质,要让产品做出品质、好的体验——这种讲故事的方式都是对的。相信所有尝试过雕爷牛腩餐厅产品的人都能感觉到,的确噱头十足,定义为轻奢餐也是合理的。当然,这种注重产品体验的特质也渐渐让雕爷相信了:只要做出好的产品,多个团队同步研发多个类型的产品,只要是自己有手感的,大概都会成功。就像一个人希望生孩子,不妨多生几个,反正抚养的这点费用无所谓,最后说不定哪个孩子就出息了。所以,雕爷牛腩在操作的同时,还推出了薛蟠烤串,然后是皮娜鲍什下午茶,然后是河狸家美甲。这样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他的每个产品自然都用户体验十足,这是非常牛气冲天的事情。

  但也有人不看好雕爷牛腩:或者说,不长期看好。认为这是俄罗斯轮盘赌,就看投资人入套解套的频率。估值很高,但估值也很危险。这个词是投资界的最大贡献,因为把吹牛逼的事情给量化了。投资界有个笑话,你给我一块钱,我给你亿分之一的股份,那么我估值就是一亿。这种估值忽悠在未上市企业有很多,大家都在玩俄罗斯轮盘,就看最后一枪开到谁头上了。


  这是第一,第二呢,则是一个挺大的矛盾,就是标准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的冲突。雕爷所有产品的体验感都非常有逼格,但如果想快速复制,是要标准化的。标准化产品就是快餐类,快餐类的客单价就在每人50元左右,呷哺呷哺大概在45元,而麦当劳肯德基就更低一些,而雕爷牛腩则在150以上到200,这个价位其实是中档餐饮的价格了,比如这个价格可以在黑松白鹿日料自助吃到丰富品种到撑死。换句话说,大家花钱来牛腩吃的就是个情怀,再好吃的牛肉面,可能也不及一盘海鲜刺身大拼盘。吃情怀就不是一个稳定消费。一个月几十万赚着也不错啊,何必追求那么多?这说法没问题,但是,这个想法对于不融资的老板还是不错的,但如果你是拿了投资做的,那么这点钱,够不够付利息还很难说的。投资投的是预期,市盈率是靠未来的现金流支持的,如果你不能保证增长,那就不能给你高倍的PE。

  第三,是真正的产品是不是有持续生命力。吃噱头的第一拨人,是朋友、媒体、广告人、营销人、凑热闹的人。这波人蜂拥而过之后,留下的裸露海滩,是要真正常去shopping mall、就在这附近居住的目标消费者、会选择你做合适食堂的细分人群来支撑的。就像上面说的,噱头和情怀,这是不稳定的啊。像黄太吉一样,它现在还是有一批铁粉,谁骂黄太吉它就跟谁急。但这些人最后能支撑住它几家店,能支撑扩张么?还是那句话,你自己开店赚钱,和拿投资开店扩张是两码事。

  那么这个生命力,在餐饮的角度,回到本质就是好吃不贵。不一定非要人均三四十这种便宜程度,而是针对目标消费者,让他们真正体验到价值。溢价产品消费的是品牌和情怀,但餐饮、尤其是希望快速复制和扩张的餐饮,需要稳定的产品特性。雕爷牛腩也在不断改变菜单,不断增加新菜。但因为这个商业逻辑,它最终仍是传播体验大于实际使用。小米也很注重体验,但最终回到一个别人很难企及的性价比——没有性价比的O2O,最终还都是耍流氓。

  用足够互联网思维的传播手法来做营销,创造无数个0,然后用真正的好吃不贵做产品——你可以有卖点,可以有产品经理说辞,但最终应该不是让人觉得:“果然有逼格,吃一次发个朋友圈儿”,而是“不错,可以常来”。我想这样做餐饮,才是互联网思维真正的落地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